“不一”是张文朝的第四次创业。
大一起,他就在创业的路上不断“折腾”。最初,他外包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顺丰等公司的外呼业务,为其提供解决方案。之后又和团队开发了专为大学生提供兼职的网络平台——“兼职兔”。
2015年,张文朝合伙创办“菁彩网络”,为大学生提供创收服务。今年4月,“菁彩网络”被爱学贷并购,变为爱财菁彩渠道事业部。他与团队全员退出,“校园市场即将会出现下一个风口,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
这次他看中校园3C(手机、电脑、数码电子产品)服务行业,挖掘、筛选、培训、考核大学生数码极客(手机发烧友),将其技能标签化,通过平台派单为附近有需求的同学服务。"这类学生有很强的拆装、维修能力,通过专业培训拔高,将其能力标准化就行了。"
5月,张文朝成立杭州只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手机维修为切入口,研发产品“不一”。同时在南京、杭州、上海等5座城市,招募大学生数码极客和校园兼职销售团队。
截至目前,团队已覆盖全国5座城市175所高校,有大学生维修师267名,销售人员500多名。产品“不一”也于近日完成内测,将在9月率先登陆南京。
注: 张文朝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愿为本文内容真实性背书。
今年4月,从“菁彩网络”退出,张文朝和团队成员还没想好接下来要做什么。“最初,你可以什么都不管,先干再说。但做了几年,有一定的资源、渠道后,你会希望自己的出发点更高一点。”
团队花一个月时间,研究了300多个创业项目。焦点主要有二:一、究竟做校园项目还是社会类项目;二、如何将团队优势发挥到最大。
张文朝决定继续做校园项目。“我们已经在校园深耕五年,经验、资源都在这,不能轻易抛弃,这样筛选下来,300多个项目就只剩100多个了。”
◆ “不一”团队欢脱的小伙伴们
经过一番比对,他们看上了校园3C服务。“拿手机来说,大学生更换一部新手机的周期在1~1.2年。3000万大学生,2800元的客单价,则每年有近800亿的市场。手机维修相对低频,它的市场可能在100亿~150亿。”
而整个行业存在小病大修、维修时间长、采用二手配件等问题。“这块的猫腻很多,比如手机屏幕,你可能用购买新配件的钱,得到了一个二手的屏幕。”
5月,他成立杭州只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将产品命名“不一”。项目立足校园3C服务,以手机维修为切入点,寻找大学生极客和推广团队,筛选、培训、考核后上岗,为有需求的大学生服务。“校园里有大量的极客,他们个性鲜明,能力很强。”
6月,团队组建完成,张文朝两条线一起走,一方面着手研发产品,另一方面招募维修师和推广团队。
产品分为PC端官网、用户端App和服务端App。“官网主要负责品牌宣传,用户端App用来下单消费,服务端App主要供维修师、推广团队使用。”
他将产品定位为轻维修,所有通过更换配件能解决的问题,均在其服务范围内。“你手机屏幕坏了,Home键坏了,耳机坏了,我可以帮忙拆装、更换。但如果主板坏了,我们是不修的。”
◆ “不一”用户端App
用户端App目前将功能聚焦在手机维修上,主推手机换屏、贴膜、更换Home键及电池。“第一个推出的机型是苹果,后来又上了小米,目前这两个机型占了52%的校园手机市场。”
服务端App供维修师和营销人员使用。维修师需在平台采购相关配件,接收、完成订单,并根据其综合服务评级来核算订单收入。营销人员通过自己的邀请码引导用户下单,并获得相应订单的提成。
在极客和营销团队招募上,张文朝在南京、上海、杭州、合肥、武汉5座城市同时展开。“在保证招募量的基础上,我们想看看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在3C产品的类目、服务能力和消费能力上,有什么具体差异。”
招募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他动用自己在兼职领域的人脉,让各大平台将其帖子置顶;另一方面团队成员活跃至极客聚集的贴吧和论坛,吸引其加入。“这样招募的速度很快,学生大多群居生活,会口口相传。”
极客需经过4步考核,才能成为维修师:一、用户报名并提交自己的技能和兴趣,团队在1~3个工作日内给予回复;二、以视频直播方式,进行理论知识考核;三、南京、合肥、杭州的大学生参与两次线下培训,武汉、上海的同学通过YY直播完成培训;四、理论、实践、服务质量等综合考核,最终通过即可获得服务资格。
“培训主要是帮他们提升维修技巧,这样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梳理服务流程,让其规范化、标准化。”
应聘营销人员需要填写一份问卷,团队会从中挑选有冲劲、有激情的大学生加入。“筛选完后,每个城市的运营中心会组织培训,介绍项目目前所处阶段及未来规划,大家能在这得到的成长和兼职收入,最后也会传授他们一些工作经验和技巧。”
为了保证维修质量,张文朝寻找合作配件厂商,为其提供优质稳定的货源。“我们会考察他之前给谁供过货,还会要一些样品回来二次检测、比对,供货速度和售后服务也在考虑之列。”最终,团队与长三角最大的配件供应商签订合作。
由于维修师就是身边的同学,所以“不一”的操作流程很便捷:用户下单后,维修师将收到订单,3分钟内响应,二者约定好时间、地点,上门服务,维修师配备专业设备,维修过程用视频记录并上传至平台,维修结束,学生付费并评价订单。
报酬方面,维修师和营销人员均采取阶梯式算法,但标准上略有不同。维修师主要参考订单响应速度、是否与客户做故障确认、维修过程有无规范操作、用户综合评分及接单量;营销人员则60%参考完成单量,“但更换手机屏幕、更换电池、贴膜等对应积分各不相同”。
◆ “不一”服务端App
维修师每次采购配件至少需2000元,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张文朝与第三方分期平台合作,帮学生授信3000元,用于采购配件。
“我们提供金融解决方案,他赚了钱之后,马上就能还上。”如果其当月没有接到订单或要退出,只要配件无损,平台无条件退货。
“不一”的价格,比其他O2O平台、校园周边维修店低40%。“他们的成本主要花在人力上,服务半径长,我们的维修师是大学生兼职,人力成本很低,服务半径就是校园,所以节省很多。”
8月15日,“不一”App内测版上线,团队邀请维修师和营销人员试用,看是否存在逻辑不通的情况,进一步完善产品。内测结束,张文朝在南京选择3所高校,将整个流程跑了一遍。“学生的接受程度蛮高的,当天就接了近100份订单。”
9月初,“不一”将率先登陆南京,团队同时推出互助屏幕险,比如每个学生只需花3元保自己的手机屏幕,在规则范围内,如果手机屏幕碎掉,则参与保障计划的同学以互助模式赔付,平台将为其提供屏幕维修服务,不做资金赔付。
“比如我们的规则是15天之后生效,预计15天将有3万人参保,一人碎屏,每个学生只要掏0.01元,互助他换屏。而且在这件事情上,互助金额最低0.01元,最高不超过1元。”
截至目前,“不一”已有维修师267名,营销人员500多名,覆盖南京、上海、杭州、合肥、武汉5座城市的175所高校。
接下来,张文朝计划先将手机维修和互助屏幕险做踏实,到今年年底把开通的5座城市做透。之后团队将针对校园3C产品,做相应服务类目的增加和场景延伸,如售后维修、闲置共享、新品导购等。
未来,他希望让更多有一技之长的人,有用武之地。“往后我们会标签分类更多的技能,将供给端服务标准化,让每项技能对标相关的服务场景和消费场景。同时我们也会用差异化的金融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延伸服务。”
/The End/
编辑 王 姝 校对 赵 远
热门评论
目前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