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道是国内专业的创投信息服务商,为客户(投资机构、创业者等)提供创投新闻、投融资数据、研究报告等信息服务。旗下主要分为两大业务:媒体与数据。
创新公司融资50万 他邀CBA李根做访谈 出品鬼畜篮球短视频 播放2200万次
罗正臣2016/09/01
文章约1200字,阅读需要3分钟
◆ 看台体育创始人黎明明(右一)和合伙人霍楠(左一)
文| 铅笔道 记者 罗正臣
导语

今日,看台体育向铅笔道宣布,于2015年年底获得种子轮融资50万元,投资方为盈动投资。

目前,看台体育主要业务为线上篮球类短视频,分为三种品类:

第一类为真人秀形式的访谈节目。以公益游戏的方式同球星互动,提问球迷社群关心的话题等。

第二类是建立“自藏君”系列吐槽脱口秀节目,与球迷大V合作,用95后和00后(以下简称9500后)视角解读篮球。

第三类是恶搞鬼畜短视频,通过剪辑等手段,吸引观众眼球。

注: 黎明明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愿为本文内容真实性背书。

重试体育信心

黎明明在体育媒体界摸爬滚打了近10年,也是一名狂热的篮球迷。他的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那次打击让他身心疲惫。“当时想休息七八个月,不想创业,也不想进入体育圈了。”

直到2015年年中,他在杭州西湖畔的一家咖啡厅,见到了盈动投资的合伙人。“我们一下子就聊到了国内体育的现状。我认为体育行业在中国,需要自下而上地变革。”

黎明明和盈动投资的合伙人说起他曾构想过的创业思路。“要从青少年入手,以学生群体为爆点,学校为核心社群,从下至上影响小朋友,让他们爱上篮球活动。”

◆ 看台体育视频播放量截图

这个想法获得了盈动合伙人支持,并答应投资50万元

获得融资后,黎明明回到北京,思考行业痛点。他认为,85后以前的人们不一定是全部真心热爱体育,大多数是因为唯金牌论,或者是沉浸在运动故事中, “正所谓女人看韩剧,男人看篮球”。

不仅如此,他认为中国体育不具备造偶像的能力。“我的上家团队曾拿到过CBA官方授权,出产内容。过程中发现现在知名球星的青少年时期都是在体校和训练营中度过的,他们成名后已经失去影响青少年的能力了,最多变成看球人口中的谈资,无法影响中国青少年热爱篮球。”

基于此,黎明明决定创办看台体育。用户以95后和00后青少年为主,他们通过平台可以浏览所需的体育素材。

2015年年底,看台体育团队曾尝试运营体育社区,并未成功。手握500万粉丝群,体育社群导流却少得可怜,效果十分不满意。黎明明认为团队没有理解青少年真正希望看什么内容。

于是,在2016年春节前,他让团队回家过年,自己留在北京思考方向。

发力短视频

他把目光投向了短视频,9500后是消费主力。“我们在微博上推送一些短视频时,青少年反响最为强烈。”

随后,今年4月,黎明明决定用短视频网罗9500后热爱篮球的少年。他带领团队从图文转型视频制作,制作出三款产品类型。

第一款是球员真人秀访谈类节目。比如,他们带着摄像机进入到球员入驻的酒店,采访了CBA球员李根,提问球迷关心的问题。

第二款是吐槽脱口秀短视频。他们成功包装出一位93年的后期小朋友,录制 “自藏君” 系列脱口秀节目。 “我们想验证普通人是否可以作为篮球解说出现,人们是否接受搞笑的解说风格。”

第三款是恶搞鬼畜类视频。团队将篮球中的梗制作成小视频,供观众传阅,形成爆款。

早期,黎明明打算利用大量短视频覆盖95后人群,引导他们喜欢上篮球。此外,通过这些短视频节目,营造一个篮球社区。

此后,黎希望落脚到线下活动,如中学生篮球联赛等。“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5年才可以实现。”

目前,自藏君系列脱口秀共发布9期视频,播放量累计超760万次。据黎明明提供的七月初统计数据,所有品类视频播放总量超2200万次。

/The End/

编辑   薛  婷      校对  赵  远

以学习的热情,拥抱每一位创业者

相关文章

    热门评论

    目前还没有评论~

    打开铅笔道APP,发表评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