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道是国内专业的创投信息服务商,为客户(投资机构、创业者等)提供创投新闻、投融资数据、研究报告等信息服务。旗下主要分为两大业务:媒体与数据。
创新公司小朋友在她课上探索神秘世界 北美原版科学课程授权 合作学校30所
王姝2016/09/06
文章约2000字,阅读需要5分钟
◆ “神奇科学堂”创始人黄丹娇

文| 铅笔道 记者 王姝
导语

2009年,黄丹娇有了自己的宝宝。从蹒跚学步到牙牙学语,儿子一点一滴的成长都让她欣喜。除了生活,教育也是她的头等大事。儿子8个月时,她就带着他去参加“金宝贝”的课程,98节课一节都没有落下。

随着研究的深入,黄丹娇关注到科学教育领域。她发现国内没有令她满意的相应课程。2013年5月23日,她在上海成立“神奇科学堂”,从加拿大引入正版Mad Science,为3~12岁儿童提供全球同步的科学课程。

“神奇科学堂”的课程以项目和问题为导向,打破学科的限制。一节课中可能包括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等不同的学科范畴。课程同步配备科学教学器材,让孩子们在实验中获得知识。

目前,“神奇科学营”已与30多所学校达成合作,去年总营业额超过1000多万。

: 黄丹娇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愿为本文内容真实性背书。

涉足科学教育

每次电视上出现主持人何超正在表演的科学短剧,黄丹娇一岁多的儿子就会坐在床上,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看好久。

看到儿子如此喜欢科学,2010年,黄丹娇有意识地去寻找科学教育机构。一家家看过去,她找不到一家满意的。正在攻读MBA的她用理论联系实际:“既然没有,我为何不去做呢?”

第二年,黄丹娇前去一位美国朋友家做客,这位朋友是驻华科学记者。无意间,两人聊到科学。黄丹娇问:“国内好像不怎么流行科学教育,美国呢?”朋友介绍道:“美国完全不同。从幼儿园开始,小朋友们就要上科学课程。”

“科学代表了世间万事万物的规律。如果你从小对这些就不清楚,那么长大后对整个社会的认知也是肤浅的。”这番话让黄丹娇很受触动。

谈话持续了两个小时,黄丹娇的想法愈加坚定:“我要到国外找一套成熟的科学课程,并把它带到国内来。”她拜托记者朋友带了一些资料,并亲自飞到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各国,实地调研。

其中,黄丹娇最心仪加拿大品牌Mad Science。首先,它已拥有31年的历史,“做教育跟酿酒一样,时间越长,沉淀的东西越丰富”。其次,标准化的课程和自主研发的设备箱也很打动她。“科学教育绝对不是拿着几本书就能教会,需要有配套的教学实验。”

可谈判过程阻力重重。为了取得对方信任,黄丹娇做了大量工作。一次又一次的邮件与电话沟通,表达合作意愿。对方不了解国内教育现状,黄丹娇特意跑到教育机构门口拍摄了一组家长接孩子放学的照片,以表明国内对课外教育的重视。

来来回回耗时一年半,黄丹娇终于拿到了Mad Science的正版授权。2013年5月23日,“神奇科学堂”在上海开业,为3~12岁儿童提供全球同步的科学课程。

以项目和问题为导向的课程

经过两个月的筹备,包括组建教师团队、教程汉化、运输设备箱等,开学季来临之际,黄丹娇开始与私立学校或国际学校谈合作,通过B端触及C端用户。

9月,黄丹娇拿到了上海一家民办教育机构五年的合同,这为她带来了近400个学生。“谈判过程还算轻松,恰好对方校长的孩子正在国外读Mad Science,所以很了解。”

秋季学期开学,报名的孩子们每周一次课。上课地点就在孩子所在的学校,黄丹娇派教师前去教学。每班10~25人,配有两个老师。

课程的反馈很好。“孩子们每次看到我们的老师,都会很热情地冲上去打招呼,这让合作学校的老师很是羡慕。”黄丹娇将其归因于“神奇科学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她举了一节3D成像实验课作为例子。小朋友们站在设备前,老师问:“你们想要吃糖吗?”孩子们齐声回答:“想!”老师拿出一颗糖,小朋友伸手去抓,可却怎么都抓不到,着急地询问原因。

老师笑着解释:“其实糖果正摆放在其它位置,你们看到的不过是通过光的折射后产生的幻影。”小朋友们在惊喜中,学习到了光的折射原理。

◆ 孩子们正在自己动手做实验。

“神奇科学堂”的课程以项目和问题为导向,打破学科的限制。一节课中可能包括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等不同的学科范畴,并将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

“例如一堂研究水循环的课程,我们会从水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最后探讨到地理环境问题,包括雨是怎样形成的、污水如何净化、沙漠如何产生等。”

课程同步配备教学器材,例如学习天气的课堂上,小朋友可以在室内通过一些设备,看到闪电、听到雷声、感受下雨的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除了常规的课程外,寒暑假还举办冬夏令营,每期活动持续一周,主题有模拟小侦探等。

建立科学体验中心

随着合作院校的增多,报名人数每年呈阶梯式增涨。2013年400人、2014年2500多人、2015年5000多人。营收从第一年的100万增长至去年的1200多万,团队人数也从20人扩充到70多人。

去年,越来越多的妈妈打来电话,“她们也想让自己的孩子上科学课,但由于学校没有与‘神奇科学堂’合作,所以前来询问哪里可以上到我们的课”。

7月,“神奇科学堂”儿童科学体验中心在上海浦东张江开业。2500平米的面积,学生可以在这里参观、做科学活动、开生日会。更重要的是,可以上科学课。

◆ 位于上海浦东的儿童科学体验中心

学生数量的增长让教务和课程管理成了挑战。单纯靠Excel表格排课、安排补课、课程评价,效率十分低下。“我和团队成员每天都要加班到十一二点。”

今年七月,黄丹娇建立了后台系统,将学生学习资料、排课计划、评语体系和学生考勤,全部信息化管理,“减轻老师的额外负担”。

此外,课程内容方面,“神奇科学营”每年都会推出新课,并增加随堂测试。冬夏令营的主题扩充至六个,包括小小创客营、美食营、发明家营等。

目前,“神奇科学营”在上海已与30多所学校达成合作。近期,黄丹娇正在寻找融资,未来她想在上海浦西新建一家体验中心,并开拓其它一线城市的B端市场。

/The End/

编辑   薛  婷    校对   汪  晨


热门评论

目前还没有评论~

打开铅笔道APP,发表评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