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道是国内专业的创投信息服务商,为客户(投资机构、创业者等)提供创投新闻、投融资数据、研究报告等信息服务。旗下主要分为两大业务:媒体与数据。
创新公司他能打印发动机 飞机汽车制造商找他建模 握7项专利4年可量产
唐郡2016/11/04
文章约2000字,阅读需要5分钟

3D未来创始人齐汉汀

文| 铅笔道 记者 唐郡

导语

进入3D未来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摆满各式模型的展架。CEO齐汉汀介绍说,架子上有一整套未上色的DOTA人物手办。然而,这些小东西已经成为历史。

2014年年底,齐汉汀创办3D未来。他从3D打印艺术品电商平台切入,历经两次转型,于去年年底成为3D数据与制造服务解决商。

目前,3D未来主要服务于汽车、飞机制造工业等先进制造业,核心技术为3D打印铸造;同时综合利用3D打印、VR、AR等技术为房地产商提供售楼处、旅游景观等地产整体解决方案。

齐汉汀表示,预计今年3D未来将实现盈利。

注: 齐汉汀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从艺术品定制切入

齐汉汀与3D打印的缘分要从三年前说起。彼时,他正经营着一家画廊,与艺术界人士多有交集。某次旅途中,一位雕塑艺术家说起3D打印对当代艺术的冲击,提出要利用互联网建立相关论坛,促进学术交流。

齐汉汀当即表示:这件事情必须从商业的角度去做。想法得到大家支持,回京后,他立即着手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可行性调研。

调研过程中,齐汉汀把美国的艺术品电商看了个遍,发现定制化艺术品、IP衍生品(如手办)等利润较高。于是,他决定从3D打印艺术品及衍生品切入,建立一个类淘宝电商平台,连接3D打印艺术品卖家与消费者。

2014年9月,齐汉汀拿到100万元种子轮投资,创立定制艺术品电商平台3D未来。2个月后,商城上线。

起初,齐汉汀打算用免费平台吸引用户。但运营半年下来,效果并不理想。他开始怀疑:“这应该不是个正确的路数。”

此时,上海一家投资公司的出现,让他踏出转型的第一步。对方告诉他:“你需要自己开发一款产品去卖。”该公司甚至指出热门游戏手办的方向,并表示,团队能卖出50个手办就投资。

对方的建议正中齐汉汀下怀,他决定尝试自营。一开始,他信心满满:“50个太好卖了,我身边的朋友‘强买强卖’就能卖出去。”

降低成本

团队很快选定Dota中的火枪手作为第一个自营产品。当时,齐汉汀信奉轻量化、轻运营、轻资产的模式,火枪手手办从3D建模到最后打印生产都由外包公司负责,团队只负责最后上色。

本以为轻量模式才能最小化成本,现实却狠狠泼了他一盆冷水。建模工作花了2000多元,3D打印价格是6元一克。“一个20厘米高的火枪手手办成本要1080元。”

手办完成后,朋友们给面子以1000多元的价格买走。齐汉汀心里却并不好受,“手办肯定不值那个价钱”,与上海那家投资公司的合作和投资也没能完成。

3D打印产品中间环节的成本决定了艺术品电商是否行得通。齐汉汀认识到:必须降低中间环节成本。他决心深入中间环节。

3D未来用3D打印技术复原的古建筑。

打印艺术品和衍生品的过程中,结构最重要,关系到产品是否“站得住,站得稳”。去年5月,齐汉汀把自己学习土木工程的发小拉进团队,从零到一建起3D建模部门。

“打印环节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团队仍然决定外包。但他们开始有意识与供应商谈判,降低打印价格。“好的供应商非常难找,我们现在也没有几家特别好的供应商。”

一开始业务量小,报价太高时,团队只能直接换供应商。随着业务单量上升,团队逐渐掌握了话语权,将打印价格压缩到每克约4.5元。

3D打印出来的成品都是白色,需要人工上色。此前,团队曾试着自己上色,但工期太长;若外包出去,成本又很高,“一个手办上色的成本是1500元”。

“大批量上色必须拆解流程、分工序上色。”齐汉汀仿照达芬村生产油画《蒙娜丽莎的微笑》的方式,将手办上色流程逐一拆解。“分成几个部分、分别用什么颜料、喷什么漆”,流程被全部标准化,每个工人负责一道工序。随后,上色工作被外包给福建的加工厂,每个手办的上色成本被压缩到几元钱。

从建模、打印到上色,齐汉汀将成本全面压缩。局面渐渐打开,团队接到一些批量生产手办的单子,甚至帮助一些机构制作传统方式难以完成的异构建筑(如古建筑模型)。一方面积累了核心技术(3D建模),另一方面也渐渐在业内有了名气。

C端转B端

去年8~9月,团队在一场展会上遇到伯乐,当场签下TS。11月,3D未来完成由臻云创投领投的天使轮融资,估值4000万。

与此同时,齐汉汀认为IP衍生品虽然很火,但市场尚不成熟,“很少有公司会拿很多钱出来做衍生品”。他决定切入工业制造、房地产等客单量较大的重资产B端市场。

一些B端客户在展会上看见3D未来的作品,开始尝试下一些金额几万元左右的小订单。一开始,团队几乎来者不拒,“永远对客户说能做”。订单接下来之后再考虑解决技术难题。

水平对置发动机,中间白色部分的缸体为3D未来铸造。

此时,齐汉汀已经不满足于单一的3D打印,他希望将商城向3D模型数据库方向发展,在各个环节上研发自有核心技术,为客户提供综合技术解决方案。

融资到账后,齐汉汀立即着手扩充团队。他将技术部门扩充为三个部门:3D数据部(3D建模)、先进制造部(3D数据实现)和互联数据部(互联网数据化)。

同期,团队从模型测算,原型拆分、打印,到外壳制作等步骤逐一解决技术难题,并研发出7项自有核心技术,如铝包容缸体(发动机)、油电混合发动机、一站、二站式私人飞机发动机等。

今年春节前后,团队开始与奇瑞等汽车及私人飞机制造商的研发部门合作,为其提供发动机生产解决方案。合作过程如下:

工业研发生产流程

从样品到批量生产需4年时间,目前,3D未来正处于小批量(20~50件)试制阶段。齐汉汀表示,当前团队供应商产能难以应付1000件左右的自然实验生产,提高产能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

另一方面,3D未来开始与房地产商合作。将3D打印技术、感应技术、VR技术、AR技术等综合应用,为其提供商业地产的售楼部整体方案和旅游地产的整体方案。第一个售楼部整体方案正在布置中。

齐汉汀表示,预计今年3D未来账面应收为500~600万,成本不到400万。

/The End/

编辑   韩正阳    校对  洪佳添

铅笔道拖延少女

热门评论

目前还没有评论~

打开铅笔道APP,发表评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