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号票仓”创始人张福武,花名渔翁。
文| 铅笔道 记者 石晗旭
►导语
不甘安逸,渔翁(张福武)给人生多次急转弯。从做军官、到进入阿里巴巴,再到改变创业方向,他于今年1月杀进票务市场。
9月,渔翁打造的票务B2B平台“一号票仓”通过微信公众号上线,共有两种交易类型。其一是免费撮合卖家(主办方、大黄牛)与买家(经销商、小黄牛)交易,其二是从主办方处自购票并分销。
目前,“一号票仓”与50家主办方达成合作,包括白玉兰文化、开心麻花等,拥有80个经销商买家及1万个黄牛用户(包括买家与卖家),其中大黄牛(纯卖家)500个。
平台现主要通过自购票分销盈利,利润率在20%。
注: 张福武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折腾”进票务市场
张福武自称“天生爱折腾”。在部队时,他玩遍了陆军武器,顺手拿下坦克驾照。2010年转业进入阿里巴巴,负责淘宝、天猫运营,花名渔翁的他却想出来创业,“有种自虐的快感”。
不到两年,渔翁离开老东家,做起电商,想要验证自己对电商的判断。他自营化妆品品牌梵家,又陆续代理一些母婴、取暖器等品牌。三年间,梵家累计销售额3000多万,平台代理产品销售额累计5000多万。此后,他在上海买了房、安了家。
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渔翁的心却又躁动起来。“当时觉得电商红利期快过了,营销成本会越来越高,利润率也不断下降”,去年5月,他停下电商项目,一边在烟台吹着海风享受假期,一边留心起其它市场。
他很快将目光投向演出,“我喜欢民谣和摇滚,看过许巍、魔岩三杰、老狼、朴树等人的演出”。
为试水,去年9月,渔翁为汪峰上海个唱做票务推广。他与主办方合作,手握门票,用以置换分众传媒的资源。分众可通过门票吸引粉丝,并为其完成微博等多渠道推广。通过渔翁一手撮合的营销方案,“这场演唱会多卖了1500万的票房”。
这次成功,让渔翁明确方向:从票务销售切入演出市场。去年年底,他成立公司。
To C 转 To B
起初,渔翁想到的是B2C模式。“当时,市面上有大麦这样的B2C或C2C票务平台,我做淘宝出来可能对B2C比较熟。”
他自投100万着手开发App。两个月间,他在上海跑通30多家主办方,并完成App开发。今年3月,App上线。
期间,渔翁开展一元夺门票活动进行推广,“类似网易一元夺宝,几乎零成本获客”。上线一周,App聚集6000多注册用户。
但是一周后,渔翁便放弃了B2C模式,“我看到以前同事运营To C平台烧钱速度很快,而且消费者购票低频,体量并不大”。
渔翁想转去上游,做票务B2B。为了验证模式,他从之前合作的主办方处以折扣价购买张学友演唱会门票,将之分销给80家经销商,收入20万元。
对模式有了信心后,渔翁希望得到资方认可。5月起,他踏上融资之路,先后经历过路演陪跑、录制《寻找独角兽》等,却一无所获。
痛定思痛,渔翁首次研究起了投资机构的方向。此后,他陆续与七八个投资人接触,最终在6月与泽厚资本结缘,获对方300万元的天使轮投资。
预判门票价格区间
资金到位后,渔翁组建技术团队,为微信公众号开发H5页面等。9月,微信公众号“一号票仓”正式上线。
平台上可进行两种交易:一是撮合,二是自购票分销。撮合服务完全免费,卖家包括演出主办方、大黄牛,买家为经销商及小黄牛。
但上线后,如何合理定价成了难题。为此,团队于10月初推出价格监测功能。首先,团队研究算法,抓取所有销售渠道的销售价格及销量的数据,并统计媒体等宣传数据。此后,团队再结合诸如天气等其它原因,预判门票合理价格区间,“比如溢价率”。
◆ “一号票仓”使用界面
为拓展用户,渔翁加入黄牛的QQ群、微信群,逐个与之交流。团队还通过知乎、朋友圈等推广,如发布一些情怀故事等。至今,“一号票仓”已有1万黄牛用户,其中纯卖家(大黄牛)500个。
此外,团队寻求与更多主办方合作,已签约50家主办方,包括白玉兰文化、开心麻花等。
除演出门票(演唱会、音乐剧等)外,渔翁正在丰富“一号票仓”的品类,如今上线了部分体育类门票(如足球赛等),拳击赛事门票合作尚在洽谈中。
目前,平台交易额稳步增长,“9月上线后13天交易额300万,10月500万,11月600万元”。平台主要通过自购票分销盈利,利润率在20%。11月,“一号票仓”App完成开发并上线。
渔翁对“一号票仓”的未来很有信心,“现金流一定会变成正向”。
/The End/
编辑 王梦瑶 校对 邵 希
热门评论
目前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