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牛妈妈”创始人聂维维,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
文| 铅笔道 记者 赵芳馨
►导语
生完孩子的哺乳期间,母亲的乳腺像是一台机器,每天产奶运奶,超负荷运作。妈妈们感觉乳房隐隐作痛,大多数人却选择隐忍。同样是妈妈,聂维维只觉得“太心疼了”。
起初,为了给孕产期的妈妈提供泌乳调理的便利,她创立了“奶牛妈妈”,去年9月正式运营。它是一个孕产护理品牌,采取自营模式,技师上门为客户服务。
一年多时间里,“奶牛妈妈”逐渐扩展了40多项类目,包括为孕产女性提供备孕调理、孕期护理、体质调理、产后塑形等服务。
注: 聂维维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妈妈们的哺乳烦恼
何曾想到,因为乳房堵奶引发急性乳腺炎,聂维维体温飙升,发烧进了医院。
输液行不通,影响哺乳。可她还是得打针吃药,“之后一周都没给孩子喂奶”。
七年后,二宝宝出生,她再次遭遇堵奶问题。月子会所是她第一时间想到的地方,因为坐月子期间,那里的小护士曾为她按摩乳房,疏通乳腺。
但无功而返。护士们的手法并不专业,没解决根本问题。
“有没有专业人士呢?”疼痛难忍时,聂维维寄希望于网络,最后花了800元找到一位催乳师帮她通乳。
打开58和赶集网,她输入“催乳师”三字,蹦出来的前13页网页都是广告。往后翻看,这个行业大多是个人在做,三五成群,似乎还没有出现巨头。
两次哺乳经验,让她深知妈妈们的苦恼:很多妈妈都有堵奶问题,有的“易堵”体制,生气上火也能成为罪魁祸首。
既然市场缺秩序,用户又有需求,一个念头悄悄滋生了。聂维维想做点什么,让妈妈们方便地找到催乳师这类专业人员,解决哺乳期间遇到的堵奶、乳汁分泌不足、月子病等问题。
2014年底,聂维维成立“奶牛妈妈”,去年4月平台公测。
◆ “奶牛妈妈”团队照
不过,她是行业的局外人,没有资源时只能先做平台。她找到相关的专业人士,后者引荐了不错的技师并帮忙考核。
此后,第一批十几位催乳师入驻平台。身边人的口耳相传之下,“奶牛妈妈”逐渐有了客户和订单。
回访客户时,聂维维发现,情况似乎不在她的掌控之中。妈妈们开始质疑,“这位技师让我冷敷,那位技师让我热敷,到底该听谁的?”
这当头一棒,把她敲醒了。技师们不是雇佣的员工,平台难以管控。而对妈妈们来说,最看中的是服务品质。况且,为了留住技师,平台不收费用,几个月来一直在倒贴钱。
文火慢炖打磨服务
眼见此路不通,去年9月,“奶牛妈妈”转而从平台转为自营模式。同期在《创业英雄汇》节目中,聂维维获得了320万元天使轮融资,当月钱款到账。
打磨服务品质的第一步,从挑选技师做起。加入“奶牛妈妈”的技师,需要实名认证,有两年以上的行业经验;上岗前,经过笔试和手法测试、培训、实习期等四层筛选。
在此基础上,她摸索着建立服务标准和规范。一般而言,客户在“奶牛妈妈”下单,技师上门服务。这一过程共分为15道规范,尽可能做到细致,比如技师接到订单后10分钟内必须给客户回电;了解客户基本情况后,叮嘱她做相应的准备工作。
◆ 技师正在为一位妈妈按摩。
技师的按摩需配合产品来发挥功效。核心团队中,一位成员在产后服务产品行业工作了七八年,他负责研发技师上门按摩时的配套药油。考虑到哺乳期妈妈们的特殊情况,药油从可食用的中药材中提炼而成,相比于膏状、凝胶状也更容易被吸收。
上门服务后,她把客户在线上聚集起来,“算是一项增值服务”。每一个社群配备儿科医生、产科医生、泌乳顾问、健身教练、营养师等,为客户免费解惑。
妈妈们围在一起吐苦水。生孩子后,有人连着几个月没睡过好觉;更让人黯然伤神的是,小蛮腰变成了水桶腰。
聂维维曾感同身受,哺乳期的妈妈不仅需要泌乳服务,也有改善身体机能、形态的需求。之后,“奶牛妈妈”在泌乳调理的基础上,开设从备孕至产后的各项调理服务,例如体质调理、产后塑形等。
但这又牵扯出剪不断理还乱的情况:她追踪订单时发现,很多妈妈把上门服务地点选在酒店里,这是为什么?
一手商业一手公益
原来,由于某些家庭原因,有些妈妈们不愿意在家里接受服务。为了满足更多服务场景,聂维维随即于今年1月启动了线下体验店。根据订单热力图,回龙观是用户最集中的地方,“奶牛妈妈”第一家店就设立于此。
两个月后,她迈开扩张脚步,在全国招募城市合伙人。5月,“奶牛妈妈”在第一座城市——长春落地。
线上也不断发力。“奶牛妈妈”的客户有统一的昵称,叫做“奶糖”。聂维维就创立了“奶糖商城”,根据不同的服务场景售卖妈妈们需要的商品。
比如今年夏天时,“奶牛妈妈”开展了线上产后康复减脂营活动(28天/期,目前已完成3期),帮助妈妈们科学运动,恢复身材。在这一场景下,商城可能会提供配套的瘦身衣等商品。
◆ “奶牛妈妈”微信界面
种种商业探索之外,聂维维也在尝试公益活动。奶水富余的妈妈们,可通过“奶牛妈妈”把冻奶捐助给儿童希望之家等社会公益机构,帮助孤残小朋友。“很多人不知道,母乳也是一种药。”
本月,“奶牛妈妈”又组织了一场公益活动,为预产期在12月1日~31日的妈妈们免费开奶,“让宝宝们吃上妈妈的第一口奶”。
同期,线下体验店正在升级,将于月底在朝外SOHO开业。在聂维维看来,之前的店面形式传统,只是把上门服务搬到线下。而这次,她想做更多“美的延伸”,除了孕后调理,还增加讲堂、沙龙等活动。“女人不仅要调理好身体,也要做精神上的辣妈。”
截至目前,“奶牛妈妈”在北京、长春、成都、洛阳等8座城市有100多位技师,已服务近3万名客户,40多项服务涵盖了妈妈们从孕期至产后3年的需求;单次服务费为350元左右,客户平均消费3500元。
当下“奶牛妈妈”的客户大多是产后0~2年的妈妈。今后,聂维维想延展客户群体,向前倾斜至怀孕期的女性,开展孕期教育。
在她看来,项目做的是细分垂直的事情,属于慢热产业,只能打好服务基础,文火慢炖。“不过,今年二胎政策热度不减,‘奶牛妈妈’应该能吃得上这波红利。”
/The End/
编辑 邵 希 校对 汪 晨
热门评论
目前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