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道是国内专业的创投信息服务商,为客户(投资机构、创业者等)提供创投新闻、投融资数据、研究报告等信息服务。旗下主要分为两大业务:媒体与数据。
创新公司产前抑郁想跳楼 全职妈妈自学漫画打发时间 搞怪育儿故事点击量2000万
付文学2016/12/31
文章约1400字,阅读需要4分钟

“画风彪悍,故事逗比”——代贺如此形容自己的漫画作品。

文| 铅笔道 记者 付文学

导语

“你有什么爱好吗?”
“没有。”
“比如弹钢琴、摄影、画画?”

“弹钢琴不会,摄影懒得走,画画倒可以试试。”

这是两年前贺与心理咨询师沟通的场景。那时,她患有严重的产前抑郁症,一度想“跳楼自杀”。在咨询师建议下,零美术功底的她开始学习漫画创作,以此分散注意力。“刚开始在稿纸上画,后来学着用PS和AI画。”

去年1月,贺开通“呆小贺”微信公众号。在带娃之余,她不定期推送母婴漫画故事,画风搞怪活泼。截至12月底,公众号已推送140余篇作品,全网累计阅读量近2000万,积累14余万粉丝。

在她心中,这个与女儿同龄的公众号,就是另一个“孩子”。


: 代贺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产前抑郁

两年前,准宝宝不期而彻底打乱了贺的生活节奏。89年出生的她,曾在苹果、京东等名企任职,是众人眼中的职场“白骨精”。为了孩子,她只能退居二线,做起了家庭主妇。

随后的备孕生活让她备受煎熬。买菜、做饭、洗碗、看电视……周而复始,曾经乐观开朗、抱负满满的她,一天天变得悲观厌世。“隔三差五挺着大肚子去菜市场,有时为了五毛钱,跟卖菜大妈喋喋不休。”

看着好友在朋友圈秀幸福,她只能默默点赞,内心的落差感油然而生。久而久之,她患上了严重的产前抑郁症。“经常失眠,甚至想过跳楼。”

在朋友的介绍下,她去看了心理咨询师。过程中,她一直在哭诉,哭诉老公不在身边,哭诉婆媳关系紧张……

心理咨询师建议她发展兴趣爱好,以此转移注意力。思前想后,她买来画笔、颜料、稿纸和教材,零基础学习画画。“我喜欢搞怪,便从漫画入手,画自己,也画家人。”

涂涂抹抹间,压抑的情绪得以释放。女儿的降临,也增添了几分欢乐。而坐月子的经历再次让她苦不堪言。“家人不让洗澡、不让洗头,我想用漫画吐槽一下。”

代贺与女儿在一起

这一次,她学着用PS和AI创作。“一边用百度搜索图层、画笔等工具的使用方法,一边修修改改。”一周时间,她趁女儿熟睡之际,创作了第一幅漫画作品《不洗澡的真相》。

去年1月,贺开通了“呆小贺”微信公众号,推送了这篇作品。短短几天,文章点击量超过2000,粉丝数达到200人。“看着粉丝们的留言,一年多来的压抑一扫而光,感觉重新被这个世界认可了。”

2000阅读量

随后一年,贺一边带娃,一边在公众号中更新母婴漫画,粉丝量破万,偶尔会出现阅读量超10万的爆款文章。“基本每周推一篇,如果临时有事,可能十天半月才更新。”

漫画内容涉及坐月子、哄娃入睡、带娃出行等话题。素材大多源于她的亲身经历,以搞怪活泼风格为主。“比如,当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哄娃入睡后,躺在沙发上的那一刻,就想着一定要吐槽出来。”

漫画作品节选

令她意外的是公众号被邀请参与原创、评论和打赏内测。“当时一共才发了20多篇文章。”

今年起,随着女儿慢慢长大,她拥有了更多创作时间,推送频次增加为每周两三篇。

越来越多的广告商主动寻求合作。对此,她有自己的筛选和执行标准:“必须是我信得过的大品牌,每月软文数量会控制在两篇以内。”

9月,她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当时还在朋友圈晒了出来,结果一个月后,我就把团队解散了。”

原来,组建起5个人的团队后,她发现没有精力培养新人,内容数量也没有明显增长。“只怪自己当时太浮躁,一心想着做大做强。”

为丰富内容形式,她于10月起学习制作表情包。作品共包含24个表情,已于12月22日上线,一周下载量30万,发送量超200万。

漫画作品节选

如今,从作品构思到排版,再到内容发布、留言回复,全部是贺一人负责。“每篇至少与一两百个粉丝互动。”

截至目前,“呆小贺”已推送140余篇漫画作品,全网累计阅读量近2000万(含公众号、今日头条等),积累14余万粉丝。

接下来,她希望逐渐回归之前自然的创作状态。“每天有一半时间陪孩子,中午可以花点时间搞创作,下午可以在咖啡馆看看书。”

未来,她希望成为一名母婴漫画家,并将作品出版成书。“与更多的妈妈群体,分享亲子育儿那些事。”

回首两年漫画创作经历,她哈哈一笑:“以前产前抑郁,现在哪还有时间抑郁?”

/The End/

编辑   王  姝     校对   魏金璐

我是本文作者付文学,一只关注汽车交通、企业服务的白羊男,相关行业创业者求报道,咱们微信聊聊:wenxue-600

相关文章

    热门评论

    目前还没有评论~

    打开铅笔道APP,发表评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