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道是国内专业的创投信息服务商,为客户(投资机构、创业者等)提供创投新闻、投融资数据、研究报告等信息服务。旗下主要分为两大业务:媒体与数据。
创新公司首发 | 融资500万 创业熬成两百斤 他做MR眼镜虚拟叠加现实 已订7万台
孙娇2017/03/08
文章约1400字,阅读需要4分钟

◆ 肖鹏胖了不少,他说:“创业中苦点、累点,都是天经地义的。”

文| 铅笔道 记者 孙娇

导语

创业两年多,肖鹏胖了。体重以每年十斤的速度增长,并突破了两百斤。

他说没有时间减肥,每天都有很多待解决的事情,打的每一通电话都与工作相关。

从2014年年底的车载抬头显示设备(HUD),到如今的混合现实屏幕(MR),一路走来,并不顺畅。肖鹏告诫自己,只要没有下桌,输赢不定。

团队所研发的MR头戴显示屏 Hypervision,可在视线内模拟虚拟物体光场,从而使物体在人眼中自然呈像,并与现实物体叠加。目前,其样品已经研发完成,并进入小规模试产阶段。

产品面向教育领域,可引进科学实验室,让学生足不出户,便能感受星辰大海、微观世界。据肖鹏介绍,项目已与电子化教材供应商签订协议,预订台数7万左右。

注:肖鹏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车载抬头显示设备碰壁

2014年年底,国内窜出一众做VR头盔的公司。肖鹏的工业设计代工室主要负责头盔光学模块的组建。

然而对于VR设备,他兴趣不大。“技术门槛不高,很多方案稍微做一点改动就能用,显示效果也并不理想。”

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抬头显示设备(HUD)的概念。彼时,宝马集团正在做相关研发,通过定制的挡风玻璃来适配定制车型,从而使挡风玻璃作为增强现实的屏幕,实时显示导航地图、中控台内容等。

“就像百度地图在眼前立了起来,方向箭头直接投射在路面上。”肖鹏想将它从宝马扩展到普通汽车品牌。

考虑到定制挡风玻璃适用性不强,且成本太高,团队筹划对设备进行改良,借鉴AR头盔的原理,研发车载抬头显示系统(HUD),将虚拟影像投射在挡风玻璃之上。

项目启动,却一路坎坷。肖鹏陆续找到汽车厂家、汽车经销商以及改装厂等谈合作,各方均持观望态度。

“产品不错,但能不能推销出去呢?”、“这个地方还要做一些改良。”……

眼看着自投的资金一天天耗尽,肖鹏急在心里。团队只得接一些专利代写的活儿,一边养活自己,一边继续研发。

2015年年底,样品出炉,设备约A4纸大小,高4cm。肖鹏接触了很多投资人,带着设备上车测试。

测试通常顺利,融资却并未传来好消息。“当时正值资本寒冬,拿钱很难。”

项目一时陷入僵局。

◆ 团队照片

MR样品获500万元投资

“没想着趟这趟水的。”

转型MR(混合现实),源于客户的一份订单。对方为政府背景,计划研发一款虚拟影像叠加现实影像的战地头盔,肖鹏团队则为光学模块外包方。

设计、调研之后,客户却迟迟没了踪影。肖鹏了解到,由于领导层更换,项目被拖慢了进度,要不要继续,仍是未知数。

坐等客户,不知结果如何,他决定索性自己干,研发MR(混合现实)设备Hypervision。而团队则进入新一轮烧钱阶段。

肖将重心集中在了显示屏幕上,其余硬件并未轻易染指。“这是团队的优势所在,对于其他的,我们并不擅长。”

“区别于很多MR(混合显示)头盔的投影显示,Hypervision采用了光学扫描技术,在视线内模拟虚拟物体的光场,从而使其在眼睛内自然呈现,与现实物体相叠加。”这样一来,眩晕感被自然消除,也避免了影像投射对眼睛造成的强光刺激。

戴上镜片,肖鹏看到的第一幅虚拟画面是一座人体模型。视线进入人体内部,肌肉、骨骼、神经都真真切切地展现在眼前。

◆ Hypervisio样品

有了模型,他再次踏上融资之路。去年年底,在王鸣博士和红树谷马越鹏的支持下,团队获得来自绿石创投的500万元天使轮投资。

目前,产品已进入小规模试产阶段,售价约5000~8000元,结合团队背景,项目将主要面向教育场景,走进科学实验室。团队已与电子化教材供应商签订协议,预订台数7万左右。

接下来,肖鹏筹备建立科学体验室,模拟小型课堂,作为设备的线下体验中心。

据他介绍,今年5月,Hypervision将参与电子化教育展览会,并启动下一轮融资。

创业两年多,肖鹏第一次感觉前路终于比较清晰了。面对因舍命狂奔而一再被搁置的肥肉,他准备抽空去做做运动。

/The End/

编辑   王   姝     校对 本   源

铅笔道记者

相关文章

    热门评论

    目前还没有评论~

    打开铅笔道APP,发表评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