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刃意科技创始人陈峰
文| 铅笔道 记者 连然
►导语
上海街头,天阴地暗。
“你”走在弄堂之中,无所事事地左顾右盼。
忽然信号闪现,“你”意识到鬼怪出没,即刻变身符咒超能力拥有者,进入战斗……
这是刃意科技首款游戏《The Walker》中的场景。
从盛大离开后,已创办一家手游公司的陈峰,又在去年3月成立刃意科技,进军VR游戏开发领域。
目前,《The Walker》基本开发完成,已进入约400家线下体验店,PSVR版本将于近日交付。
注:文章根据采访录音整理,有录音备份。
陈峰很早就进了游戏圈。22年前在美国旧金山,陈峰开发的第一款2D射击游戏发布。
从创办TheCollective到担任盛大高管,从研发到技术,国内外的游戏圈陈峰摸了个透。
4年前,国内手游市场呈井喷态势。此时,陈峰已在盛大CTO的位子上做了两年。两年来,国内游戏圈的人脉、资源他熟络得七七八八,搁浅在心底的创业欲渐次显现。
2013年5月,陈峰成立刃游网络,进军手游。2015年8月,华谊兄弟出资3000万元收购刃游10.33%股权。
同年6月,陈峰应索尼之邀,前去体验了ProjectMorpheus(即现在的PSVR)。他玩了《子弹火车》,一款在火车里打僵尸的VR游戏。
戴好头盔,把住操作手柄,陈峰一晃神,感觉自己好像真的站在了火车里。
他摆摆头看向左边,又转头看身后,随着提示音响起,他操作手柄射击起来,“像是真的拿着散弹枪在战斗”。
回公司的路上,陈峰的心神还系在刚刚的战斗中。他决定到VR领域一探究竟。
行业也向陈峰伸出橄榄枝,许多活动方邀他前去演讲、做评委。来回之间,市场对VR技术的示好一波接一波,陈峰意识到,VR技术所营造的沉浸感会对国内的娱乐方式带来巨大冲击,创业的新入口非它莫属。
多方考察后,陈峰了解到:无论国内还是欧美国家,在VR领域,各个团队都刚入局,基本站在同样的起跑线。“那么我组建一个新团队进去,也是能竞争一把的。”
去年3月,陈峰拿到由易泓、徐汇科投、新生代创投三家联投的3000万元天使轮融资,创建刃意科技。
主机游戏出身的陈峰,此时已经想好要在VR领域走重度游戏的路线。受限于手机性能,做手机端VR游戏很难达到高质量水准;而VR技术所营造的沉浸感,在PC端重度游戏中才能发挥得更好,是促使他作出如此决定的另一主因。
定好方向,陈峰接着立项、组建团队与开发游戏。
当时,国内的VR领域尽管不甚明朗,但线下体验店却正掀起热潮。陈峰受到感染,所以《The Walker》立项之初,便是奔着线下体验店去的。
陈峰本来觉得,射击游戏无论从音效还是沉浸感来看,都很适合与VR技术结合。但在与同行的接触中,他发现做射击游戏的人实在太多,便转念想起别的法子。
他尝试在射击游戏的基础上,增加挥剑、魂术等不同技能与招数。6月,《The Walker》逐渐转型为一款动作类游戏,同时,惊悚风格也确定下来——VR技术营造的沉浸感很大程度上是对感官的刺激,而惊悚风格能最大化地强化刺激。
背景设置上,陈峰选择了上海。他做《The Walker》,是想面向全球玩家来的。但如果以海外为背景,团队都是中国人,总做不到原汁原味。
上海恰好合适,一方面团队里上海人占多数,另一方面,这里本就是传统与时髦、东方与西方的碰撞融合处,无论海外还是国内的用户,都能得到共鸣。
在《The Walker》中,玩家扮演的行者拥有着不同符咒超能力。他们本像普通人一样行走在上海的街头,当灵异事件发生,鬼怪出现,他们即需投入战斗。
◆《The Walker》游戏页面
今年2月,在对市场与盈利模式再次判断权衡后,陈峰将刃意科技的重心转向线上,“线下的收费模式与思路尚不明朗,而线上PSVR和Steam平台已经做得相对成熟”。
经历近半年的关卡开发、细节打磨,《The Walker》已基本开发完成,线下版本共有三大关,每关有三种难度,玩一关的时间基本在10分钟,如此设定主要出于线下体验店方面按次收费的需求;线上版本则有丰富的故事情节与更多不同的难度选择,完整通关大概需要3小时。
《The Walker》目前已进入约400家线下体验店,PSVR版本将于近日交付,Steam平台的入驻事宜也正在洽谈中。
/The End/
编辑 杨雨晨 校对 郝陶锐
热门评论
目前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