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道是国内专业的创投信息服务商,为客户(投资机构、创业者等)提供创投新闻、投融资数据、研究报告等信息服务。旗下主要分为两大业务:媒体与数据。
创新公司150秒融500万 技术男入农田 图像识别辨作物长势 每亩葡萄产值提升50%
吴泽骞2017/04/13
文章约1700字,阅读需要5分钟

◆ 慧云信息创始人王筱东

文| 铅笔道 记者 吴泽骞

导语

“我们得了第一名?”路演结果出来时,王筱东有些吃惊。这场“150秒梦想路演秀”由真格基金组织,而作为同期唯一一个农业项目,他惊讶于自己能夺得头筹。

更意外的是,路演结束后的那个下午,真格便确定投他。“没想到能这么快。”

王筱东在2012年创办了“慧云信息”,专注于打造智慧农业,将农业物联网与农业生产技术深度融合。

目前,团队运作了三个项目:“智慧农业云平台”已在广西、云南、黑龙江等20个省份的500个农业基地搭建;“葡萄管家”管理着3000亩葡萄园;“柑橘管家”正进行试验。

注:王筱东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技术人与农业人的偶遇

离开微软后,王筱东来到一家传统制造企业负责组建信息部。当他引入IT人才后,发现制造业的IT部门只能作为辅助部门,不利于人才的长期发展。

为了让员工能有更好的成长空间,王筱东将信息部独立出来创办了“慧云信息”。但单干之后做什么,团队并没有明确的方向。

转机发生在2012年。在广西科技厅组织的一次会议上,王偶然认识了一位农业专家。在听了王关于信息化在各领域应用的发言后,专家希望王能够帮自己的儿子白扬。

白当时经营着一家葡萄园。因为葡萄种植对于环境的要求较高,而传统做法是依靠人工,根据水银温度计来调整大棚温度,无法及时反应,易造成生产损失。

在美国做过农业研究的白扬,考虑在自己的葡萄园布置一套自动化系统,实时监测环境温度。

王筱东觉得在农业方面应用物联网很有意思,便联系了白。“想不到都12月了,还能看到满园子的葡萄,太新奇了。”第一次看到白的葡萄园,王发出这样的感慨。

两个月后,一个简单的物联网搭建了出来。管理者可在手机上查看大棚温度、湿度,数据每分钟更新,当温度超过限定值便会报警,同时启动喷雾降温系统。

◆客户可通过手机掌握农田情况

做完这个项目后,王筱东隐约觉得农业物联网是一个不错的方向,便寻找农业专家和白扬了解实际需求。

他发现中国农业生产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非标准化,即在安全性、品质、规模上,都很难得到控制;二是对农场工人的管理没有流程化、任务化。

2013年7月,王筱东开始搭建“智慧农业云平台”。

平台包括智能监控和标准化生产管理两大板块。前者拥有网关(Gateway)、数据采集器、传感器、控制器等硬件,能监测温度、湿度、土壤、风速、光照等项目。后者能分发生产任务、进行绩效考核等。

6个月后,云平台正式上线。截至2015年年底,产品共在180个农业基地铺设,涉及的农产品包括葡萄、香蕉、水稻、蔬菜等。在此期间,云平台还扩充了农产品溯源系统和农技指导两个模块。

◆“智慧农业云平台”系统面板

让农业生产从“中医”到“西医”

随着客户不断累积,王筱东发现中国农业的情况太复杂。很多农产品的生产管理完全没有标准化,全靠人的感觉判断。

王觉得除了给他们提供硬件设备、完善物联网外,还需把农业生产的过程进行梳理,设置真正的标准。

鉴于白扬有着丰富的葡萄种植经验,团队决定从这款农产品入手,于2015年年底,开始策划“葡萄管家”项目。同时,团队也获得了500万元天使轮融资,由真格基金领投,泰有基金跟投。

“传统农业如中医,以人为中心;‘葡萄管家’如西医,以数据为中心。它不是一套系统,而是一个完整的生产流程。”

团队将气候、土壤、农事流程、生理指标四类数据标准化。运用各类传感器了解当时作物的生长状况,再经过识别叶面图像、数据模型分析后,向客户提供标准的生产指导。

比如,在3月~6月做叶面识别时,若发现白色元素超过整体面积的0.2%,且过去7天的平均气温在17.5℃~20.5℃之间,平均湿度在70%以上时,系统就能自动做出灰霉病的判断。

◆系统可根据叶面情况分析作物状态

团队以“夏黑”、“阳光玫瑰”两个品种在广西、广东区域标准化生产为限定条件,找到了农业专家和葡萄种植大户询问经验,不断测试、调整每个生产阶段、环节的标准化数据。

2016年2月,“葡萄管家”正式运用到葡萄种植中。5个月后,首位客户的葡萄园丰收,每亩产值从过去的1.2万元增加到2万元,收益提升70%。

◆温湿度监测

当葡萄这款农作物的标准化生产得到验证之后,王筱东考虑拓展农作物品类。

“作物选择有三个原则:一是种植面积大,二是种植技术要求高,三是拥有相关的专家资源。”经过分析,团队选择柑橘为第二个拓展的品种,并于去年年底正式建立“柑橘管家”项目,现处于试验阶段。

截至目前,“智慧农业云平台”已在广西、云南、黑龙江等500个农业基地搭建;“葡萄管家”则管理着3000亩葡萄园,每亩产值平均提升50%。

团队现寻求A轮融资,主要用于扩大标准化生产作物的品种。

/The End/

编辑   杨雨晨     校对  郝陶锐

我是本文作者吴泽骞,一名关注硬件智能、企业服务的科技爱好者,相关行业创业者求报道,咱们微信聊聊:SorryMarks。

相关文章

    热门评论

    目前还没有评论~

    打开铅笔道APP,发表评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