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煎君创始人徐超
文| 铅笔道 记者 刘金策
►导语
几年前,徐超带着上海生煎包的“正宗”配方北上赴京,计划将流行于南方的生煎包引入北京,创立一个自己的生煎品牌——生煎君。
朋友的邀请打断了计划,他加入了西少爷创始团队,主要负责门店拓展和政府事务。2年后,西少爷完成B轮融资,徐超的生煎君项目也获得了天使投资。他从西少爷离职,全职投入到自己的项目中来。
今年2月18日,生煎君首家门店在北京朝阳大悦城开业,提供鲜肉和鲜虾两种生煎包,以及酸辣粉、牛肉大骨粉丝汤,鱼肉馄饨和虾肉馄饨四种副品品类。运营两个月后,生煎君门店的坪效(每坪面积产出的营业额)在5000元以上。
徐超将生煎君定位为一个美而有趣的品牌。为此,他聘请星巴克的室内设计团队操刀第一家门店的设计和装修工程。在本月即将开业的第二家门店里,徐超加入了网络动漫IP蘑菇头等趣味元素,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
今年,生煎君将在北京地区开设4家门店,计划明年完成进一步的拓展。为此,团队正寻求资源型的融资,为之后的门店拓展做好准备。
注: 徐超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参与创办西少爷
一觉醒来,徐超发现自己迟到了。西少爷新店预定9点开张,他一觉睡到了11点。有些惶恐的他急忙给团队负责人打去电话,幸亏一切顺利,只是“失联”的他让大家着急了一夜。
彼时的徐超作为西少爷创始团队成员之一,主要负责团队的公关和门店扩展工作。新店开张前的这一晚,他已经连续3天没合眼了。“闹钟和电话响了一夜,自己一点也没听到。”
如今的徐超回忆起这段经历,心中满是感激。西少爷的15家店铺和2个加工中心全都由他主导建设,这让他在门店选址和品牌策划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
去年上半年,西少爷的发展趋于稳定,徐超开始计划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将流行于上海和江浙地区的生煎引入北方,做一个生煎品牌,“就叫生煎君”。
这个想法在他来北京前便已萌生,那时还在上海工作的他对生煎情有独钟,每周都会去品尝一下这味特色小吃。
◆徐超团队改良后的生煎包
北上前,他和当地生煎包的品牌“鼻祖”达成合作,得到了对方的“正宗”生煎配方。此后因为在西少爷的工作,这件事被暂放了下来。
正当他准备实施计划时,西少爷的B轮融资启动,考虑到手头的工作和西少爷的团队稳定,徐超再一次暂缓了自己的步伐。
创立生煎君
去年12月,西少爷宣布完成B轮融资。3个月前,徐超的生煎君也获得了天使轮投资。完成工作交接后的徐超正式从西少爷离职,全心投入到生煎君的创办中来。
尽管有生煎包起源地的配方,徐超却不敢大意:想把流行在江南地区的小吃引到北方来,只靠一张配方可办不到。他邀请到了北京京味餐厅小王府的行政总厨王勇担任生煎君产品顾问,同时开始市场调研。
借助小王府的资源,生煎君在望京、日坛公园,什刹海、国贸等地的餐厅做了一周的问卷调研。4000余份样本告诉他们:生煎包在北方的认知虽然没有江浙地区强,但是市场的确存在,其目标客群主要为18~35岁的女性。
之后,为避免生煎包种类单一,团队针对目标客群又做了反向调研:研究生煎包搭配哪些副品可以得到最大的顾客认同。
◆鲜虾生煎包
几轮调研下来,团队最终确定了6款菜品,分别为主打的鲜肉生煎和鲜虾生煎,以及酸辣粉、牛肉大骨粉丝汤、鱼肉馄饨和虾肉馄饨四种副品。
确定受众和品类后,徐超和团队开始产品研发。为了适合北方顾客的特点,徐超对原有配方做了改良,降低了产品甜度。“产品要略微咸一些。”
这个过程中,每完成一次改进,徐超都会组织顾客试吃并调查产品的满意度。顾客满意度达到95%后,团队才会最终确定配方。
筹备第一家门店
研发产品的同时,徐超也在考虑第一家门店的选址工作。他将第一家门店的地址定在了朝阳大悦城的B1层。
在徐超看来,想要将生煎君打造成一个品牌,必须将门店开在有品牌势能的商圈,方便建立知名度。同时,这个商圈还要和产品的目标客群定位相符。“定位年轻时尚的朝阳大悦城和18~35岁的女性恰好吻合。”
具体楼层上,徐超选择了作为快餐类规划的B1层。为了保证人流量和曝光率,他将门店定在了商场的入口处。最终,徐超在大悦城B1层建立了一个30平方,可以容纳19个座位的门店。
◆生煎君大悦城店
为了容纳更多顾客,团队将没有将产品的加工中心放在门店内,而是选择利用合作方的加工中心。餐品全部由加工中心的中央厨房进行标准化生产,每天早上9点统一配送至门店,门店加工之后提供给客人。
团队也曾考虑过建立自己的加工中心,但人员、租金成本无法预计,具体要建多大的加工中心,手续要走多久也难以明确,反倒不如直接利用合作方的资源。至于产品供应链和物流,徐超选择聘请第三方物流公司来解决。
营业前的闭门调试
门店的选址已定,装修完成,菜品的研发工作也基本告一段落,看上去似乎可以开始营业了。徐超没有操之过急,“第一家店还是要稳扎稳打”。他在门店做了一个半月的闭门调式,没想到还真发现了问题。
此前,生煎君的研发中心、产品加工中心和门店分别在不同地点,产品研发完成后,会在研发中心和加工中心试吃,确保口味符合标准。
闭门调试期间,徐超发现在研发中心和加工中心口感正常的产品,在把半成品运到门店加工之后,味道发生了一些变化。“生煎包的口感偏咸,虽然味道也还不错,但是我吃完后喝了一瓶水。”
团队分析后,认为是门店和加工中心的环境存在差异,导致口感发生了变化。“像加工中心和门店用的水不一样都会影响味道。”
此前的试吃一直没有在门店内进行,大家都没意识到这个问题。为此,徐超把试吃统一放到门店内,以门店口感为准对配方进行了微调。
筹备完成后,今年2月18日,生煎君首家门店在北京朝阳大悦城开业。运营两个月后,门店目前的坪效在5000元以上。
现在,徐超和团队正进行第二家门店的筹备工作。“这家店在五道口宇宙中心,有60平米,预计4月可以开始营业。”
第二家店,徐超计划在其中加入网络动漫IP蘑菇头等趣味元素,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这也是他做一个美而有趣的品牌的一部分。
不过这一步他走得很谨慎。“支撑餐饮的东西归根结底还是口味、稳定性及品牌,团队目前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产品的完善上。”
今年,生煎君计划在北京地区开设4家门店,明年完成进一步的拓展。为此,团队正寻求资源型的融资,为之后的门店拓展做好准备。
/The End/
编辑 韩正阳 校对 洪佳添
热门评论
目前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