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鉴科技创始人顾凌云
文| 铅笔道 记者 王琳
►导语
今日,冰鉴科技创始人顾凌云向铅笔道透露,项目已于去年年底完成1.1亿元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创世伙伴资本(China Creation Ventures)领投,领沨资本跟投,此前的股东均加码跟投。
冰鉴科技是独立第三方征信平台,为金融机构(银行、P2P平台、小贷企业、消费金融公司)提供一整套SaaS服务,如精准营销、反欺诈、贷前风控、贷后管理等。去年6月2日,铅笔道曾对项目做过报道(《融资2000万 他分分钟出炉征信报告 帮50家金融机构识人 已有50多个风控模型》)。
初次接受铅笔道采访时,冰鉴科技已服务50家金融机构,如今这个数字上升至100多家。
顾凌云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团队和业务扩展。
注: 顾凌云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按部就班完善产品
顾凌云的心里有一个时间轴,上面清楚标记着创业的每个节点,如什么时候进行新一轮融资,什么时候推出产品。过去的一年里,他的所有工作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最初,团队继续主攻产品,共搭建了70个不同场景的冷启动模型。“所谓冷启动,就是在对方没有数据的情况下,根据‘冰鉴’自身积累的4亿数据,建立并调整模型。”上次采访时,这个数字是50个。
以白领巾帼模型为例,它的典型用户画像是在一线和二线城市工作的22岁以上女性,每月贷款在3000~8000元左右,月收入不低于15000元。
但金融公司类型存在差异,如银行决策周期长,小贷公司决策周期短,仅有模型无法满足其需求。据此,团队会依据决策周期等因素挑选合适的模型进行组合为其量身定制。“整个过程就像孩子玩乐高一样。”同时,为确保模型精准,团队会用服务的金融机构的最新数据做回归验证。
此外,顾凌云还在不断招兵买马。起初,团队以技术驱动,几乎全是研发人员,“最开始创业不可能万事俱备,更别提东风了”。去年6月,他开始在财务、人事、销售等各个岗位全面布局。至此,团队已有103人,他们大多来自ZestFinace、Capital One 、谷歌、FaceBook、腾讯等全球500强企业。他笑谈,“招满108个就不招啦”。
扩充队伍的同时,他不断进行商业化尝试。经过近一年的摸索,他将自己的真正客户分为四类:银行、P2P公司、小贷金融公司以及消费金融公司。除了21家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外,一些前端有流量入口后端有资金支持的公司,他们也考虑在列。
截至去年年底,团队已服务80家公司。“有些是已有客户介绍,有些靠销售团队推广。”销售团队的组建对标IBM,即成员全都懂技术,有过类似软件的销售经验。
此时,顾凌云心里的时间轴已滑至A轮融资点,他决定引入资本。
获A轮融资
顾凌云坦言自己是个感性的人,寻找投资方更多看双方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而周炜恰好是能和他擦出火花的人。
去年年底,湿冷的空气氤氲在魔都上空。在尚峰小镇的一家咖啡馆内,顾凌云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自己的创业想法,坐在他对面的周炜神情专注。
他俩早在2013年相识,那时顾在IDG工作,二人常有往来。“他很认真,事情都按节奏来,说好的时间点从来不变。”
彼时,周炜一直在寻找心仪的项目。此前,他作为原KPCB中国主管合伙人,投过很多互联网金融公司,如京东、360、宜信、国政通等。闻及顾凌云坚持做独立第三方征信平台,二人一拍即合。
事实上,在此之前,顾凌云已见了很多投资人。大部分人都会抛出一个问题,“你做过Kabbage的首席科学家,掌管过ZestFinance的模型组,又在IDG专门看科技金融的项目,从本科到博士都是计算机和机器学习方向的,为什么不自己放贷呢”?
但顾凌云坚持只做第三方征信。他表示团队的核心人员大部分来自C9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九所高校联盟)以及卡内基隆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芝加哥大学、纽约大学等国外学府,这些专注科技的人才不应该被冗杂的运营所打扰。除此之外,他笑称,自己的能力也就能管理100~200人的高科技团队,太多了,吃不消。
目前,冰鉴为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以及其他流量端提供从获客到贷前风控到贷后管理的全流程助贷服务。以贷后催收为例,团队会实时跟进贷款人信息,并通过模型推算出催收难度。相关人员可以根据难易程度,选择性催收,以提高催收效率。
本轮融资过后,顾凌云将开始扩展中层团队,如架构师等。他还打算在国内多选几个办公地址,在国外继续扩展美国业务。
当时间轴逼近今年6月,冰鉴科技将启动下一轮融资。
/The End/
编辑 杨雨晨 校对 褚琳冰
热门评论
目前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