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道是国内专业的创投信息服务商,为客户(投资机构、创业者等)提供创投新闻、投融资数据、研究报告等信息服务。旗下主要分为两大业务:媒体与数据。
创新公司他为便利店增设餐饮休息区 现场制作烤饼肉夹馍 2年开店17家
朱明驰2017/05/31
文章约1200字,阅读需要3分钟

◆ “天天易家”创始人刘俊在紫云台参加禅修。

文| 铅笔道 记者 朱明驰

导语

便利蜂火了,他却将便利店由线上搬到线下。

“天天易家”是一家便利店连锁品牌。该品牌便利店在传统售货区基础上,增加餐饮区和休息区。刘俊以餐厅标准注册店面,餐饮区可做到现场加工早午餐。

目前,“天天易家”在北京市共有线下门店17家,月流水约400万元,净利润率为10%~15%。刘俊计划于今年内将线下门店扩充至30家。同时,公司自研ERP系统正在测试,预计年内上线。

注:刘俊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北京大望路一间写字楼下,几十米内一字排开5家便利店,既有全时、711、豆蔻年华等连锁门店,也有家不起眼的夫妻店。

“这里竞争太激烈了……”为了弄清各家经营状况,刘俊连续几天蹲守在此做一件事——数人头。

三天后,刘俊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在人口密集的商务区,只要两家便利店错开几十米,便没有直接竞争关系。另外,他发现客流量最大的店竟不是全时、711等连锁店,而是一家“店内有现加工早午餐”的夫妻店。

自2013年,刘俊就开始接触便利店行业。他先后经营过线上、社区和写字楼便利店。

线上店最先流产。刘俊曾提出“线上下单,周边500米内一刻钟送达”的概念,但由于当时第三方物流还不成熟,“便利店免费送货,将利润空间挤压得非常小”。

此后经营的社区店也有诸多缺陷。“小区看上去面积大,其实人口密度很小,且客流较为分散,晚上2点仍有零星顾客进入。营业时间长,人力成本较高。”

最终,刘俊将目光锁定在写字楼便利店。2015年,他创立便利店品牌“天天易家”。

◆ “天天易家”店内,图中左侧为餐饮区,右侧为售货区。

选址方面,刘俊更看重写字楼周边50~100米范围内常驻人口数量。根据团队测算,常驻人口进店率可达30%~50%,而门外流动人口进店率仅为5%左右。“周边每1000常驻人口对应20万元年销售额,只要租金等成本控制在此之下即可盈利。”

此外,刘俊重新规划便利店内布局,在传统售货区基础上,增加餐饮区和休息区。“针对商务区便利店,1000余个SKU即可满足大部分顾客日常需求。”刘俊在不减少销售区SKU基础上,将店内20%面积设计成休息区。“很多附近的白领在下午时间会过来坐坐,顺便消费,这会进一步增加总体营业额。”

餐饮区是“天天易家”的核心优势,可以做到现场加工早午餐。传统便利店是不允许现场加工食品的(食品工厂配送成品至店内加热),而刘俊以餐厅标准注册店面,再将操作间、库房等区域改造成售货区和收银台。“鲜食产品口感更好,很多顾客会因此选择到我们店购买早午餐。餐饮区产品是店内净利润率最高的产品,毛利可达70%。”

为降低成本,刘俊与周边写字楼食堂合作,后者为“天天易家”提供半成品原材料。“写字楼内食堂面积大租金便宜,人员闲置时间长,他们加工好半成品,配送至各门店,店内服务员5分钟即可炒20份菜。”

物流方面,刘俊采用分布式仓储系统,在每个区域设立一个小中心,即可解决周边门店3天内预包装食品供应量。“小中心效率更高,300平的库房,理论上可以支撑方圆3公里内100个店。” 

据了解,该项目正启动天使轮融资,计划融资5000万元,出让股份10%。资金将主要用于线下门店拓展、管理系统研发以及团队扩充。

/The End/

编辑   罗正臣     校对  聂腾辉

微信勾搭,请加757540200

相关文章

    热门评论

    目前还没有评论~

    打开铅笔道APP,发表评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