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法通创始人马海英是一名气质美女。
文| 铅笔道 记者 石 伟
►导语
今日,商法通创始人马海英向铅笔道透露,项目已于今年3月获得500万元的天使轮投资,由4位个人投资人投资。
上线于2014年年中,商法通是一家在线法律咨询服务AI平台。平台一端对接自营律师、半开放加盟的律师,一端对接中小微企业。平台通过AI与大数据辅助律师为中小心企业供法律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免费的法律咨询、收费的合同服务以及提供法律问题的解决方案(比如劳务纠纷、股权架构等)。
截至目前,平台已经获得7万家注册用户,服务次数超过30万次,每月新增10000左右用户。用户重复咨询率为50%,订单转化率为15%,复购率为60%。
注:马海英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一场官司
马海英进入法律行业创业,是因为一场官司。当时,身为企业主的她将业务员一纸诉状告到法院,缘由是后者转移30余万元货款。30万元对于马海英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官司理所应当地胜诉,但没几天马海英却接到法院的通知单——她被业务员给告了,起诉缘由是企业未替业务员缴纳社保。
这在马海英看来,着实委屈。因为她与业务员签订的是劳务合同(即雇佣合同,受雇人为雇佣人提供服务的合同),合同明文规定马海英给予该业务员600元的电话与交通补助,其余薪酬则按照业绩来计算提成。
“一分提成都不曾少。是劳务合同还是劳动合同,应该按照实际情况判断。”马海英理直气壮地请了一名律师,应约来到法院。
可判决结果却是马海英败诉,公司需支付业务员的社保费用。怀着疑惑,她敲开了律师的门。
“司法机关的判决一般认为公司是强势方,个人属于弱势方。如若出现合同签约不严谨的情况,公司一般会输。”
律师如实的回复,却让马海英更加奇怪:“既然律师知道结果,为什么还劝我打官司,而不是私下协调,从而省下一笔律师费与支付法院的费用?”
带着对这名律师的坏印象,她认为传统的法律服务存有相当大的问题,并着手调查。
结果却让她理解了律师的不容易。仅依靠人脉获客、诉讼低频等原因,普通律师的业务量不饱和,无力养家糊口。所以,不论官司是输是赢,律师都会接下案子赚取诉讼费。
调研过程中与律师朋友一番讨论,马海英坚定认为现状是不对的,且质疑行业内人士为何不对此改进。随着聊天进一步深入,两人逐渐挖掘出律师与企业的痛点。
◆ 商法通合照中,员工起立并面带灿烂微笑。
首先,律师“吃不饱”。因为律师获客渠道局限、线下覆盖面小、依靠经验完成订单的效率低等因素,律师的年收入低,比如小律师年收入在5~8万元,中级律师在12万~15万元。
其次,90%的中小企业在遇到法律问题时,无法立即找到优质律师,且不知道律师水平高下。为解决律师短时难寻的问题,10%的中小企业选择聘请一名法律顾问,其价格在2万至10万元不等(具体价格根据行业与工作量商定)。即便如此,因为术业有专攻,法律顾问难以精通股权架构、知识产权、数据安全等各方面业务。
因此,马海英选择入股律师事务所,采用销售部统一接单、将律师根据专长分专业的方式,期望解决以上痛点。但传统模式下改革艰难,她煎熬了许久。
直到互联网热火朝天,看中其获客方便、系统效率比人力高,她转而于2014年年中成立“商法通”。项目定位为在线法律咨询服务平台,其一端对接加盟律师,一端对接中小微企业,平台撮合两端交易,提供股权架构、知识产权等解决方案。
与律师吵架
平台上线后,马海英首先寻找律师加盟。如此一来,用户登录官网便可获得服务。平台的服务策略则是先提供免费的(非诉讼)咨询服务,进而为用户提供付费的解决方案,比如劳务纠纷、股权架构等。
但团队与律师谈判,却是一把辛酸泪。当时马海英的诉求为:保证律师的服务质量,进而增加客户与平台的黏性、提高平台声誉。
◆ 官网中,商法通已经为企业避免损失2540万元。
平台的诉求衍生到律师端,就需要后者从用户的思维思考问题,“用户要什么,律师就给什么”。
可律师的诉求是不同的。他们希望按照传统的法律服务进行,即不乐意做非诉讼的咨询业务,而是去做价格高达上万的诉讼案件(即官司)。
所以,马海英经常在后台看到律师以“问题适用于某某法条,具体到事务所谈论”的方式,吸引用户打官司。
每当看到律师如此回复时,团队就直接掐断信号,要求整改。如此一来,团队便时常与律师发生争吵。
争吵长达8个月,马海英终于发现,一开始开放律师加盟是错误的。与其把精力放在与律师争吵、规范其行为,倒不如直接将律师雇佣下来为客户服务。
之后,20余名律师从之前投资的事务所转移过来后,项目推进速度开始加快。现在通过口碑传播、地推、网络推广等方式,平台每月可新增1万左右的用户注册量。
取得良好的发展势头后,马海英与团队开始梳理客户需求,并琢磨如何提高服务质量。
首先,商法通将法律咨询划分为13大类156个小分类,包括企业股权、劳动人事、工伤医疗、投资融资等,进而完善数据库(目前已完成80%)、将律师分类。
其次,她将目标瞄向了AI,希望借此提供律师的服务效率。通过AI辅助,平台可在8分钟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目前,AI占总工作量的30%。
通过一番努力,平台的服务五星好评率升至98.5%。“用了商法通,感觉公司以前遇到的都是一些假律师。”收到客户如此评价,马海英在开心的同时,也在犯愁那1.5%的2星到4星的评价。
通过电话回访后,团队发现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中小企业的企业主文化水平有限,描述不清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他们的法律知识基础薄弱,看不懂且不理解律师给出的专业文件,进而导致解决方案无法落地执行,用户认为律师态度不好,并未解决问题。
因此,团队花费了大量时间去思考,如何将专业的语言用通俗的方式描述。
对此,马海英举了一个例子。许多用户不明白股权架构的意思,平台按照收益分红的形式来说明:假设股东占股5%,今年公司分红的利润是100元,则需要给予股东5元。
此外,团队绞尽脑汁想办法,向客户普及法律知识,比如拍摄视频、出行动指南(法律意见书)、律师在线讲座等方式。
在取得客户认可的同时,商法通也于今年3月获得500万元的天使轮投资,由个人投资者投资。
截至目前,平台已经获得7万家注册用户,服务次数超过30万次,每月新增10000左右用户。用户重复咨询率为50%,订单转化率为15%,复购率为60%。
现在,马海英正在筹备Pre-A轮融资,预计金额为150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AI研发,并希望在明年6月将自主学习AI系统完成率达到度到90%以上,即平台能够在30秒内给予解决方案。
The End/
编辑 赵芳馨 校对 刘金策
本文由铅笔道记者独立采访。该项目为铅笔道金芯A计划项目,目前入驻于洪泰创新空间。
如需转载文章请联系铅笔道微信客服号铅笔道大芯芯(微信id:qianbidao2017)获取授权资质,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热门评论
目前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