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志伟是福建人,说话时有些南方口音。
文| 铅笔道 记者 邵毛毛
►导语
2015年2月3日,飞扬教育的第一家机器人教育学校在福建晋江青阳区开业。两天体验课程结束后,前来听课的100余名家长中共有一半人付费报名。
陈志伟认为成绩还算可以,但有朋友对他说:“你们有20多位老师,可愿意让孩子学机器人的家长又不多,项目可能会撑不下去。”
两个月后,他又开设晚托辅导课程,飞扬教育的老师周内辅导学生文化课,周末上机器人课程,相互导流生源。如今,飞扬教育已发展为基于社区的素质教育平台,旗下有少儿机器人教育品牌“呀酷”和晚托辅导品牌“童学邦”。
两年摸索,飞扬教育已开办10家直营学校、4家加盟学校,共有2000名学员。校区内,“呀酷”和“童学邦”共享教学资源。
注: 陈志伟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先投5万试试
2014年国庆节后,参加大儿子初一家长会的陈志伟没想到,就此结识的另一位家长居然成为了他后来创办飞扬教育的合伙人。
此前,陈志伟曾从事国际贸易行业,也开设过塑料工厂。但开设工厂需大量前期投入,同时,工厂间激烈的竞争使利润空间不断降低,他产生了转型的想法。
有两个儿子的他因自身需求,比较关注教育领域。在那次家长会上,他和儿子同学的一位家长也一直在讨论孩子的培养问题,对方是一位初中老师,对教育行业有一定的认识。两人理念十分契合,并因此建立了联系。
在随后的一次聊天中,对方拿出一个机器人教育机构的宣传册,问他是否有意愿一起加盟。没从事过教育行业的他先去网上简单搜索了一番,发现这样的教育内容更容易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创作能力。以一个父亲的眼光来看,他认为培养孩子综合能力以适应未来竞争比仅能考高分更重要。
同时,考虑到机器人教育行业近年在国内的蓬勃发展,他同意和对方一起试试。“我们都不太懂,想着每人出5万探探路,亏了也没什么。”
2015年1月,陈志伟成立飞扬教育,欲涉足少儿机器人教育领域。
两条腿走路
虽然很想创立自有品牌,但没经验的陈志伟选择从加盟起步,学习该机构的课程设计理念和市场运营经验。
2015年2月3日,陈志伟的第一家机器人教育学校开业。通过之前朋友圈转发及在小学门口发宣传单的方式,共有100位家长参加试听课。两天体验课后,约50位家长当场为孩子报名付费课程。
当时,陈志伟将课程设置为小班教学模式,每班8名学生,每人年收费约7000元,周末开课。在与家长交流过程中,他了解到不少父母因工作繁忙而没时间陪孩子做功课。于是,两个月之后,他又开设了飞扬教育的晚托辅导学校。
如此一来,校区可以周内上学生文化课,周末再设机器人课程,此外,其中一个课程的学生也是另一课程的潜在生源。陈志伟大概计算了一下,通过这种方式,每家校区一年需50万元运营成本,只要保证现有生源,起码能做到盈亏平衡。
因此,他确立下飞扬教育的两条业务线,在2015年上半年共成立4家直营学校,分别于不同校区开设机器人教育和晚托辅导课程。但此时的他更关注新兴的机器人教育,将此作为重点发展业务。
◆ 调试机器人的学生们
为扩大影响力,快速圈地。2015年6月,陈志伟和晋江市当地青少年宫共同举办“机器人创意大赛”,用他的话来说,这次活动虽没带来直接的收益,但起码让飞扬教育在当地同行和家长中有了些知名度,“提起我们,大家知道是做机器人教育的”。
之后,摸到窍门的陈志伟先后和8所公立学校、3个青少年宫合作,以开设半公益性质兴趣课的方式,向学生和家长传播机器人教育理念。
建立自有品牌
知名度提高的同时,陈志伟愈发感受到加盟所带来的种种问题。2015年下半年,他决定着手建设机器人教育自有品牌。
他解释说,在最初加盟时,总部仅提供教学大纲和器材。“比较坑的是,那个大纲几乎就是寥寥几句话,然后带几张机器人图片。”飞扬教育要想办法先搭建出课程体系框架,并将知识点和上课流程等教学内容补充完整。
从电子领域或电脑编程领域招来专业老师后,一方面,陈志伟通过借鉴国外机器人教育(包括科技教育和乐高教育)案例,引入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跨学科发展)理念。另一方面,他咨询身边从事教育行业的朋友,还拜访了同行中的先行者寻求指点。
其中,在与机器人教具器材提供商的交流中,陈志伟与学校合作拓展影响力的方式受到对方认可,对方表示愿意向飞扬教育提供部分课程内容和技术支持。
结合实际授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到2015年年底,飞扬教育已形成基本成熟的教学体系,面向5~12岁少儿提供机器人启蒙培训,包括学前系列的幼儿课程、进阶MRT课程(分组装和编程部分)和人形机器人课程。
每系列课程学习时间不同,如幼儿课程适合3~6岁儿童,飞扬教育以三年为学习期限,共设计6个学习阶段,每阶段40个课时。以风车课为例,老师要结合荷兰当地人文、自然风光、风能等内容,向学生普及基本的科学知识。
此外,随着小班(8人)和大班(20~40人)教学模式成熟,2015年11月,飞扬教育正式成立少儿机器人教育品牌“呀酷”,目标人群定位于类似晋江的三四线城市中产阶级家庭。
与此同时,通过教具器材供应商渠道,飞扬教育取得IYRC(国际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福建赛区的主办权,并成为IYRC中国组委会副主席单位。
在此次比赛后,陈志伟计划拓展直营和加盟学校,考虑到机器人教育模块需投入大部分资金用于教师培训、课程完善、购买器材及承办比赛。
相较而言,属于刚需且市场已成熟的晚托辅导业务成为飞扬教育的主要营收来源。根据他此前的调查,仅晋江地区的文化教育市场便有10亿规模。
去年11月,他将该板块确立为独立晚托辅导品牌“童学邦”,学生定位与“呀酷”一致,方便之后彼此导流。
从去年年底至今,陈志伟除不断完善“呀酷”课程体系,也在细分“童学邦”品牌定位。因“童学邦”以5~12岁儿童为目标群体,他把习惯培养作为课程设计核心,包括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
现阶段,飞扬教育以晋江为核心辐射周边地区,拥有10家直营学校,4家加盟学校,与8所与公立学校、3个青少年宫合作开设机器人科技教育中心,共2000位学生。校区内,“呀酷”和“童学邦”共享场地、设备等教学资源。
今年6月,为加快人才引进、布局市场,飞扬教育完成来自安芙兰资本的450万元天使轮融资。
如今,陈志伟正忙着筹备将于今年年底举办的IYRC中国赛区比赛,他打算借助此次比赛进一步扩大“呀酷”在机器人教育领域的知名度。
/The End/
编辑 孙娇 校对 赵芳馨
如需转载文章请联系铅笔道微信客服号:铅笔道大芯芯(微信id:qianbidao2017)获取授权资质,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热门评论
目前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