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杰预计医药B2B平台短兵相接的局面将在一年后呈现。
文| 铅笔道 记者 吴泽骞
►导语
“如果再选择一次,我绝不会做‘首推’这么复杂的产品。”
谭杰口中的产品,是一款基于移动端的药店采购SaaS平台。通过对接药店和医药贸易公司的ERP系统,平台可以分析药店进、销、存数据,为药店自动生成采购清单、提供品类优化建议。药店利用平台能够直接采购药品、保健品、器械等,由供应商直接将货物快递至药店。
在搭建这个业务的过程中,谭杰觉得就像有无数把小李飞刀朝自己飞来。从牌照获取到药店合作,再到系统搭建,任何因素没考虑到,都足以让公司毙命。幸好此前团队在医药行业有十几年的积累,才躲过了一把把飞刀。
目前,“首推”已入驻76家医药贸易商,供应30000个SKU,成都市区的400家药店正在平台进行内测,7月平台交易额为200万元。根据药品毛利率不同,团队向供应商抽取1%~3%佣金作为收入。
注: 谭杰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解决药店采购难题
本科学了四年机械制造的谭杰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接下来23年的生涯会与医药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太极集团的医药代表到产品总监,再独自出来做药品代理,到后来为医药贸易公司开发B2B商城系统,谭杰将小半生的时间都浸润在了这个行业。
但开发了40多套电商平台后,谭杰对采用电商手段改善行业供应链有了自己的想法。
多数医药贸易公司只是把电商作为配置性的产品,缺乏一定的重视程度,往往由一个小部门经理甚至是普通职员来负责,传统渠道仍是这些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
但谭杰却认为这块业务大有可为。因为依托互联网,传统业务链有很多可以压缩的地方。
传统销售模式下,这类公司业务主要分类两种,一是向下级批发商分销产品,二是向100公里范围内的诊所、药店等小B端配送药品。谭杰想改变的就是第二块业务。
由于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种类众多,一家年销售额50亿以上、拥有5000多个SKU的大型医药贸易商,其产品仅能满足一家药店30%左右的需求。
这种情况下,一家月销售额15万元、经营3000多个SKU的社区单体药店,在综合考虑进货价格、服务、配送等因素后,其合作的供应商就需要40~50家。“这就是为什么仅成都就有400多家医药贸易公司的原因。”
现实情况让药店的日常工作变得相当繁琐。一家药店每周需要做两三次采购,每次需要的商品在100~200个SKU左右。传统方式有两种,一是打电话向地县级供应商进货,二是在网上B2B药品商城购买,每次采购都要耗费2~3小时。
谭杰想要做的就是搭建一个集约化采购SaaS平台,并对接医药贸易公司和药店的ERP系统,帮助后者分析进、销、存状态,自动生成补货计划,实现一键采购。
想法早已存在,但谭杰却需要等待快递行业的发展。
药品重量轻价格高,非常适合点对点长距离快递配送。但此前帮助医药贸易公司搭建电商平台时,经常会有乡镇客户投诉,快递无法到达他们药店所在地,还需要自行去县城取货。
而这种投诉从2015年开始明显减少了。谭杰发现各大快递公司的业务已经覆盖绝大部分乡镇,这意味着他想搭建的平台,除了区县药店外,还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乡镇客户的需求。
加之农村宽带发展迅猛,谭杰觉得时机已到,于是便在2016年年初带领团队转换方向,研发药店智慧采购平台“首推”。
获取牌照推进研发
系统研发之外,最让团队操心的事情莫过于争取《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
由于行业特殊性,该领域的企业受国家政策的影响非常明显,行业整顿、牌照暂停发放的事情接连发生,原本三个月拿到牌照的计划被一再拖延。
依靠对于政策的把握和一定的人脉资源,并凭借着医药交易系统搭建经验,团队在等待了9个月后拿到牌照。一个月后,“首推”获得了个人的400万元种子轮投资。
时不我待,团队立马全力推进系统研发。
通过首推平台,医药贸易公司能够与药店直接进行交易,扩大终端控制范围。基于此,团队迅速说服了76家公司入驻平台。而这些企业的年销售额在10~50亿元之间的,“50亿元以上的公司都想自己搭建平台,通过互联网直达终端药店”。
对于药店,团队先制作了一个简单的Demo,由产品经理在药店调研客户的需求的同时,适时展示产品。
因为对接了药店的ERP系统,平台可以直接根据药店销售情况自动生成采购清单,5分钟即可完成选购。供应商在接到订单后,会通过快递直接将药品发送至药店。同时系统还能分析同一区域每家药店的销售情况,提供品类优化建议。
平台每次能帮用户节省5小时采购时间、降低3%~5%的采购成本,这吸引着药店不断加入“首推”内测。
◆ 利用“首推”,药店采购可以实现智能化,无需人工一个个比对搜索。
虽然业务推进比较顺利,但谭杰没有预料到SaaS系统开发会困难重重。原本预计只会有100多条需求,但在调研过后,需求池扩大了5倍。
例如,此前认为自动生成采购清单只需要考虑库销比,但现实情况是药店不会单一考虑这个因素,而是基于季节、药品毛利率等多种因素确定采购清单,“这就让我们的研发量大大增加”。
经历一路的“填坑”之后,谭杰表示“首推”将于8月11日正式推出。目前,平台已入驻76家医药贸易商,供应药品、保健品、器材等30000个SKU。成都市区的400家药店正在进行内测。
今年团队预计将药店客户拓展至3000家,供应商增加至100家,交易额达到1亿元。
“首推”现寻求600~1000万元Pre-A轮融资,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
/The End/
编辑 孙 娇 校对 毛 宁
如需转载文章请联系铅笔道微信客服号铅笔道大芯芯(微信id:qianbidao2017)获取授权资质,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热门评论
目前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