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道是国内专业的创投信息服务商,为客户(投资机构、创业者等)提供创投新闻、投融资数据、研究报告等信息服务。旗下主要分为两大业务:媒体与数据。
创新公司“知识圈”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 好未来投资
钮祜禄·兔2018/06/04
文章约1300字,阅读需要4分钟

来源 | 36氪

作者 | 孟小白Aspire

基于微信生态的社交型学习平台“知识圈”近日完成了由好未来投资的千万级人民币Pre-A轮融资。去年6月,知识圈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云天使。铅笔道曾对“知识圈”项目进行采访报道,并撰文《首发|这款知识变现工具获天使轮融资 6000老师在用复购率30%》 、《互联网知识社群运营工具“知识圈”获好未来投资》。

天使轮期间,知识圈有6000名老师用户,课程复购率约30%。现在,知识圈上有约5万名老师、500万名学生,完课率68%,复购率超过40%。从数据变化上看,知识圈找到了一些针对线上教育完课率低这一痛点的解决办法。

这篇报道就详细介绍一下“知识圈”的三大产品线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以及它未来会长成一个什么样的产品?

首先,“知识圈”认识到之所以线上课程的完课率和线下相比相差巨大,是因为学习环境、同伴氛围、和共同目标感等课程内容之外的东西都是缺失的。在线下的课堂和课后互动过程中,同学们从陌生人关系转变成了轻熟人关系,一个人学习变成了一群人为同一目标学习,所以学生对课程的粘性会更大。

为此,“知识圈”的“训练营”产品就创造了一个更丰富的课程场景。

老师不仅可以在上面分发多媒体课程内容和课件,学生也可以在其中提交作业、打卡,同学间能互相点评作业,老师也可以实现分班分组,为不同组设置助教和组长,以分担督学压力。

将授课、作业、点评、互动、打卡等行为都放在统一的场景里,相较于以往仅仅课程内容+微信群的方式而言,用户的确会有更流畅和丰富的学习体验。

“知识圈”的另一个产品是“闯关营”,与“训练营”相比,它对老师服务的要求较低,但是对课程标准化、模块化的要求更高。闯关营的目标受众是那些自学能力较强的用户,知识圈希望通过“闯关”“徽章”“不同阶段遇到不同同学\玩家”这种游戏化的方式,保持用户自主学习的动力。与训练营相比,闯关营不需要按期开班,用户可以随到随学,老师从教授知识的角色转变成了答疑解惑者。

最后一个产品是“圈子”。这个产品试图做一件线下教育不擅长的事情:在课程结束之后,继续保持和用户的联系。每一期课程结束之后,老师还可以持续输出一些内容和知识点,学生也可以在圈子中和以往的老师产生互动,这对提高用户粘性、提升老师口碑都有帮助。

“知识圈”收费模式

“知识圈”收费模式

未来,希望自己长成一个社交型学习平台。

不少传统教育行业的从业者会认为社交生态和教育很难结合,但其实“知识圈”证明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教育效果的好坏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互动强弱有很直接的关系。在传统线下教育中,人们常常忽略“同伴”“课堂”等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但是当过去几年的线上教育只将课程内容抽离出来、却发现教学效果平平后,市场才逐渐意识到同学老师之间的互动对教育的重要性。

微信生态不是不适合做教育产品,而是非常适合。

“知识圈”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它同时切中了知识付费和在线教育的痛点,或者说,实际上这两个行业正在融合,“知识圈”踩在了融合的前沿

因为无论是知识付费还是在线教育,无论班型大小,当B端要追求用户学习效果确定性的时候,他们必须要能在线上高效地实现内容分发、作业、点评、互动、问题管理等功能,“知识圈”就是为了帮助他们实现这些。

编辑 |张茹雅

优质项目“融资首发绿色通道”:创业者请加微信y815051039,务必注明项目名称;或发送BP至fuwenxue@pencilnews.cn。

如需转载文章请联系铅笔道微信客服号:铅笔道大芯芯(微信id:qianbidao2017)获取授权资质,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钮祜禄·兔发表1499篇文章

相关文章

    热门评论

    目前还没有评论~

    打开铅笔道APP,发表评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