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道记者 | 程用杰
“Mommy,here.”在幼儿园接孩子的时候,Karen听到3岁半的儿子Allen用英语跟自己打招呼,她有些惊讶。她开始有意用英语向儿子提问,没想到孩子回答得很流畅。
Allen两岁半起就在北京一家国际幼儿园上学,一年却只学会一些英语儿歌,但在悉尼只上3天幼儿园,仿佛突然之间就对英语“开窍”了。
看到儿子的改变, Karen开始萌生帮助更多孩子去海外插班的想法。去年8月,她开始试运营“妈宝营”,陆续帮助8位宝妈在澳洲幼儿园顺利插班,模式得到验证。4个月后,她正式注册公司。
目前,“妈宝营”公司化运营后,已经服务两个妈咪团,共6位宝妈,另外有两个家庭团(每个家庭团有5人)正在办理签证。
Karen透露,今年2月,项目获得上百万元种子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澳洲幼儿园资源的拓展。
注:Karen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内容真实性负责。铅笔道作客观真实记录,已备份速记录音。
全职妈妈创立“游学营”
“Allen刚来悉尼的时候,见到外国人时只敢把头埋在我怀里。来了几周时间,他就已经敢在街头跟老外用英语打招呼了。”这是Karen去年发的一段朋友圈信息。
Karen是一位全职妈妈,同时又是一位幼儿专业在读硕士。看到儿子的变化,她认为这是因为孩子的“先天语言机制” 在这期间被开启了,而开启这一机制的阀门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周期和充分的沉浸式环境。
于是,Karen开始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及儿子Allen在悉尼的点滴改变。看到她的经历后,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向她咨询,有的表示也想要带着孩子在悉尼幼儿园当插班生。
最初,Karen尝试在国内找类似的服务商帮助他们,但查到的都是各种天价游学团。这些游学团动辄4万~5万,时间却只有10~15天。 看到他们的行程后,她更不满意了,“一共10天有6天在旅游,只有3天在上幼儿园,孩子还没认识幼儿园老师就要说byebye了,基本是只游不学。”
忙活了一圈,Karen都没有找到完全符合妈妈们需求的服务机构。她决定通过自己在澳洲留学期间的幼教专业同学,帮助朋友的孩子在幼儿园插班。“我的同班同学很多都是悉尼各个幼儿园的园长或者老师,她们为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海外插班服务看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很复杂,需要办签证、租房子、找幼儿园,与老师沟通等。很快,Karen意识到,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这一工作。
从去年8月开始,Karen陆续服务了8位宝妈,协助她们带孩子在悉尼插班。商业模式被验证后,她进而开始着手市场调研,她预估海外幼儿园插班服务潜在客户规模在200万~400万个家庭,这将是一个百亿级别市场。
2018年年底,Karen正式开启公司化运营,创立“妈宝营”,将已有的资源整合起来,将产品流程标准化,为宝妈提供家庭海外插班服务。
用共享模式降低成本
为了降低成本,“妈宝营”采用共享学位、住宿和活动资源的方式。其中,学位资源的共享是最为重要的。好的教育资源在哪都是紧俏的,对于悉尼每个幼儿园来说,学位是固定的。Karen认为,“如果能够形成规模,上一个学生刚好能接上下一个学生,幼儿园是愿意接受的。”
除了将固定资源进行共享,“妈宝营”还鼓励妈妈团内相互帮助,共享“妈妈”,即妈妈们轮流照顾孩子,剩下的妈妈可以有时间做自己的事。
除了为孩子提供一个存粹的英语学习环境,Karen还希望给宝妈们放一个长假,以及学习充电的机会。宝妈可以选择学习一项兴趣或手艺,比如学习制作西式糕点、参加英语培训班。以“妈宝营”英语培训班为例,提供1000元人民币20小时课程,比国内便宜很多。
在获客上,“妈宝营”主要通过自媒体获得客源,包括育儿知识、插班经验、插班体会等内容。在没有做大规模推广的情况下,品牌在全网各个渠道已经积累了大约1.5万名粉丝,其中有2000~3000位是精准用户。
另外,“妈宝营”启动两项计划。第一,针对C端用户,采用妈妈超级合伙人计划,如果某个妈妈可以介绍其他小伙伴加入插班团,则可定期返佣;协助签约3个以上妈咪入团,则可获得公司期权;
第二,为国内幼儿园提供服务,“妈宝营” 合伙人拥有幼儿园渠道资源。“可通过为国内幼儿园提供一站式微留学增值服务,提升幼儿园的竞争力,从而触达精准客户。”
Karen坦言,现阶段公司最大的问题是带宽的问题。有很多妈妈带着不同需求(不同城市,不同时长、不同目的、不同消费标准)找到“妈宝营”,而团队当前提供的产品仍然相对单一,并且同时能够服务的对象较少。
她希望,“妈宝营”可以在短期内通过自我扩张和发展城市合伙人的方式拓展海外插班目的地,开发更多样的插班产品,达到在同一时间点服务100对以上母子或家庭的能力。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