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助残举办的无障碍旅游活动
虽然全国大部分景区都对残疾人免票,但景区设施建设上却对残疾人没那么友好。
熊红霞做残疾人旅游7年多,看过太多这样的尴尬情景:观光车人行道太窄,轮椅无法通过;无障碍厕所的门向里开,轮椅进去就不容易出来;没有低位洗手台,厕位没有扶手……
2014年开始,做旅游出身的熊红霞,意外接触到残疾人旅游这个行业,后来组建成立四川圆梦助残公益服务中心。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残障人士可以获得“旅行自由”。
截至目前,圆梦助残已建成了一支2500人的志愿团队,帮助20万残障人士实现了出行梦想,足迹遍布27个省,走过50+条线路,并且带动1000多名残疾人士实现就业和创业梦。
残疾人旅游有多难?
“真的无法想象一个人20年都没走出过家门是什么样的感觉?”在接触残疾人旅游之前,生活在“天府之国”成都熊红霞根本不敢想象这种几十年如一日被困在家里的人,是如果面对孤独和自卑的。
熊红霞大学时读的是旅游专业,毕业后,她一直经营着自己的旅行社。虽然她也会自己出钱做一些公益,但从没想过会这么深入参与到残疾人事业发展中。
圆梦助残创始人熊红霞
2014年的一天,一位肢残朋友刘宇康找到熊红霞,说他和朋友们想去旅游,但是跑遍整个成都没有一家旅行社愿意接待他们。他就恳求熊红霞为他们圆一次走出家门的梦想。
爽朗的熊红霞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并决定组织一次三百残疾人的旅游活动,名额很快报满。
“2014年第一次组织活动,提前踩点就让我崩溃了。”熊红霞发现,大部分景区对残疾人免票,但当时很多景区的观光车人行道太窄,轮椅无法通过;无障碍厕所的门向里开,轮椅进去就不容易出来;没有低位洗手台,厕位没有扶手……
也正是这次活动,改变了熊红霞的事业轨迹。她感到,只有组织和系统的力量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2015年4月,熊红霞在成都注册了四川圆梦助残公益服务中心,她想建立一个有效结合商业创新和社会创新的社会型企业,帮助残障朋友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事实证明,不是残疾人们不想出门,而是现实太骨感。”熊红霞感慨。
原因不言而喻。据2019年残疾人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显示,中国无障碍设施总体普及率仅为40.6%。在美国,已实现无障碍出游的残疾人为60%;而我国只有占10%。
数据显示,中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2.8亿残障家庭。“其实,我国的无障碍旅游市场规模高达万亿。”熊红霞表示。
帮20万残疾人圆了旅游梦
当前无障碍旅游的主要市场痛点有三方面。第一,大多数旅行社根本没有无障碍旅游产品。第二,无障碍设施不完善。第三,缺乏可执行的无障碍旅游服务标准。
7年来,熊红霞和团队也是从三个痛点出发,一一解决无障碍旅游的相关问题,并且建立了一条自己的解决方案和运营模式。
一是建平台,搭建了一个无障碍旅游服务平台;二是推动无障碍环境的改善;三是立规范,编著并发行无障碍手册。通过无障碍服务平台和残障人士社交平台,为残障人士提供旅游服务、辅具租赁、人员培训、学术研究、规划设计等服务。
截至目前,圆梦助残已建成了一支2500人的志愿团队,核心成员中在旅游行业从业10年以上,专家顾问19名,专职员工22名。团队拥有西南地区唯一的无障碍大巴车,帮助20万残障人士实现了出行梦想,足迹遍布27个省,走过50+条线路,并且带动1000多名残疾人士实现就业和创业梦。
在环境设施方面,熊红霞带领团队,推动全国上百处景区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总结出一套服务经验和标准,开辟了全新的旅游细分市场,推动旅游服务升级;在社会公益方面,开展了500+场无障碍宣导活动,推动社会各界人士对无障碍环境予以关注。
圆梦助残先后获得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社会创新项目金奖、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等100多项企业荣誉。圆梦助残还是全国旅行社中唯一获得认证的社会企业,30%的利润投入到公益领域。
在未来规划上,熊红霞介绍,2021年,圆梦之旅将建成全国首个无障碍服务平台;2022年,将服务标准和商业模式向全国旅游同行推广;2023年,打造无障碍旅游生态圈。
热门评论
目前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