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Have、自行车、骑行、宝贝女儿……表面上看似一位90后的大男孩儿,技能实则颇为丰富:技术总监、产品总监、摄影店老板、采访写稿……
2015年8月,毛毛离开百姓网,放弃即将变现的股权,创立Have。
Have是一个结合兴趣晒物和小众闲置物品交易的App,用户可以在这里晒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同类人交易、交换闲置。
物品可以是一辆FixedGear、一台老胶片机,也可以是一把有故事的吉他、一件国外带来的古着……并不是生存必需品。
去年8月份,Have获百姓网及个人共450万天使投资。公测四个月,Have已有1万多名用户。初期从自行车闲置交易这一品类切入的Have,正向摄影品类扩展;后期会逐渐扩展到音乐、运动等领域。
注: 毛毛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背书。
2011年,离开待了6年的公司后,毛毛怀着满腔热情加入1号店。在这里,他一手建立了基于全网大数据的商品定价系统,让电商定价实现自动化。3年后,他加入百姓网。
百姓网作为一个分类信息网站,主营业务为闲置物品交易。毛毛一直关注国内外这一领域,观察陆续出现的很多玩法,如各种垂直闲置交易平台,卖衣服的、母婴的、户外的……很多融资规模近亿美元。
2015年7月,看到此机会后,毛毛再次离开,选择创业。尽管当时百姓网正在拆VIE回国上市,手里的期权即将开始变现……
他想要做一个小众闲置物品的App,让同类用户交换闲置物品,可以是一辆FixedGear、一台老胶片机,也可以是一把有故事的吉他、一件国外带来的古着……
团队最初只有3个人,毛毛给项目取名Have。定下方向后, App研发交由技术完成。趁APP还没出来,毛毛主抓运营。
毛毛开始思考,未来首批用户会是什么样子,会是什么爱好?他很难决定先做哪个领域,为了摸清方向,毛毛打算逐一尝试。所以3人开始探索性写文章,采访各领域的人,去深入了解他们的状态。
从8月份开始,3人一直在外面跑,每天采访1~2个人,拍照片、写文章。
公众号第一篇文章主角是毛毛自己,他在文中销售的是一台胶片相机。毛毛很用心地去说相机,陪自己发生过的故事。文章发出后,相机以一个合理价格,卖给了一位高中生。
文章后附一个二维码,有共鸣的用户被拉进一个群,日常可做些互动、简单的沟通。
按照文艺调性,团队2~3个月内采访了20多位人物,他们大都有一个坚持已久的爱好,并且小有成就。有的7岁开始收集卷笔刀, 有的人玩了多年Cosplay,有的专门玩拼布……
其中有3篇是关于自行车(死飞)的报道,毛毛感觉这是个不错的切入点,于是针对该领域做了更多的原创推文。
比如某家车店的总结、某辆车的专业知识、品牌的历史。这些文章也被一些自行车媒体转载,带来了300~400个早期用户。10月份,他决定选择自行车领域。
这个群体其实早就有闲置交易习惯,只不过散落在各种论坛、朋友圈、骑车群,或者挂闲鱼(二手商品交易平台)上。闲鱼用户量虽大,但不是很精准,真正关心车、懂车的人并不多。
“你在闲鱼上挂一辆特别贵的车,如果有20多个人来评论,可能18个人是吐槽为什么卖这么贵的。车主无法与其产生共鸣。”
毛毛选择自行车,有几方面的考虑:一、自行车领域并不算小众,中国是骑行大国,玩自行车的人在千万级别以上,这个群体消费能力也不低。
二、这个群体比较集中,他们一般聚集在车店、车友群、骑行活动上,很容易触及到他们。
1月14日,Have正式上线。用户在App当中只能发布闲置物品(死飞),信息包括图片、价格、物品介绍。
当天,毛毛也把之前在公众号的几百名用户,转移至App中。
为了表达对首批用户的感谢,毛毛做了一批小礼品——号码牌,设计完全原创,可以装在车子后面,一些数字代表了特定含义。
◆ Have的号码牌
结果令毛毛意外,首批用户拿去安装以后,很多人都想要,毛毛只好定期发放号码牌,前后共发了3000多张。这无意中的行为带动了用户量的增长。
“号码牌装在车子后面逼格会提升,是件很神奇的事情。毛毛自己的牌子是001,群里也经常会有人说,路上经常会有007遇上005。蛮有意思。”
后来,一些山寨产品出现,原来成本只有10元的号码牌,在淘宝上最贵卖到200元。“我们本来是一份好意,做成这样就没劲了,索性将其绝版。”
同时产品问题随之而来,每个人闲置物品有限,导致发帖频次太低,活跃度不高。
另外,一些非交易目的的晒图行为出现。有用户会发布类似帖子:标价1元或者是99999元。图片可能是一辆新买价值几万元的车,或者骑行时拍得漂亮照片,也有些是自己的女朋友。“显然,他们不是为了交易,只是想晒图或炫耀。”
为了提升用户的打开频率(1~2次),毛毛顺应需求加入了晒图功能。
◆ Have的小伙伴们,高冷的一筒、二筒不想参与拍照。
晒图增加了社交可能性。“之前调研过很多闲置平台,发现越有逼格的环境,促成社交的可能性越大。比如线下某个复古市集一天人流2000多人,他们面对面碰见,很可能成为朋友。”
Have也成了用户展示自我区域。“以前的交易过程冷冰冰的,除了商品信息我们很难看到买家和卖家的其它状态。然而,很多二手产品其实是很有故事的,当我卖出一件旧物时,我可能也会关心它之后的状态。”
晒图数量增多,毛毛再次发现问题:许多图片没有含义。他又迭代几个版本,让用户能够在图中打上标签。
随后,Have也陆续加入点赞、评论等功能,继续提升产品活跃度。
3月份,Have用户为8000~9000位,主要集中在死飞(自行车)领域。这时,毛毛感到死飞圈子到了一个瓶颈。“跟各个城市死飞爱好者聊,基本都听过Have。我也在微博、闲鱼上抽样,有些也知道Have。”
比例逐渐提升,但死飞市场比想象中还小一点,毛毛急于扩张领域。
4月底,他开始拓展胶片摄影。“胶片摄影也不算小,消费能力也有,且该群体都避不开一点,所有拍完的胶片,都会送去冲印,而全国比较大的冲印店就那么几家,触达到这个群体也会很容易。”
于是,毛毛在产品新增“关注”功能,用户间可相互关注。如此,一位摄影爱好者登录Have后,可以关注一些摄影爱好者帐号。“之前基本靠标签推荐图片和闲置物品。但效果不算理想,直接关注人,推荐效果会更精准。”
在此基础上,Have有了商业苗头,一些比较出名的车店和品牌,开始在Have中建自己的帐号,主动发有逼格的照片和好的闲置物品,形成生态。“一些车店粉丝比我的还多。”
目前,Have已有用户1万多,并即将上线交易功能。“要做一个闲置物品平台,不能只靠社交,也不可能单纯地靠交易,二者要结合。”
由于之前没有交易功能,用户交易起来颇为麻烦。他们往往在Have上挂一个闲鱼的链接,沟通完就离开。另外,新用户进来会很奇怪,一不小心便会把Have理解为晒图平台。
除了闲置交易,Have正通过跟厂家联名方式筹划一些新品,如号码牌、T恤、骑行服等。“这些算是小礼品,只不过我们给小礼品定了价。不会占用主要精力。”
谈到起名Have的原因,毛毛笑道:“其实第一个想到的名字是Had,Have的过去式,但后来觉得闲置物品是可以延续一个故事的东西,它生命还在继续,事情并没有过去,所以改成了Have。”
读完文章,有报道需求的创业者请加Pencil-news,可享受铅笔道可爱萌妹纸的热情服务,加好友请注明“求报道”字样;
如需转载、市场合作,请加微信号meera003。
热门评论
目前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