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道是国内专业的创投信息服务商,为客户(投资机构、创业者等)提供创投新闻、投融资数据、研究报告等信息服务。旗下主要分为两大业务:媒体与数据。
创新公司融资3000万 他聚起1万条船 为长江航运“做媒” 2300个货方在这里“相亲”
韩正阳2016/05/17
文章约2100字,阅读需要6分钟

文| 铅笔道 记者 韩正阳

导语

哐哐,电脑发出好友上线的提示音。黄贤明盯着屏幕,开着十多个聊天群,QQ消息闪烁不停。

泡在网上有一段时间了,黄记不清已经加了多少个长江航运群。他正经营着一家十几条船的航运公司,想在QQ群里找到货。

2013年,黄贤明发现类似的航运群越来越多。“前几年经济上行的时候,有船不愁没有货。但近些年,运力过剩,我们陆续开始卖船,在各种渠道找货。”

QQ群很活跃,有找船的,也有找货的。这启发了黄贤明,他认为可以做一个平台,连接船方和货方。2015年1月,“船老大”网上线,包括船方App,货方App和网页版。

“船老大”面向长江水域航道,对接船货信息。货方可在平台找船发货,平台即时响应。船方可更新空船位置信息,接单运货

目前,“船老大”平台已有超过1万条船,注册货方逾2300个,平台成交率在50%左右

项目已于今年1月,获得贝越资本3000万元A轮融资。

注: 黄贤明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背书。

400万元天使

傍水而生,是黄贤明家族的传统。世代靠货船谋生,传至黄贤明,已是家中第五代。1995年,黄来到上海做船运。二十年时间里,他有了自己的船运公司,十几条船。

经济放缓,运力过剩,传统船运生意越来越不好做。黄贤明卖了几条船,同时积极为船只寻找货。“2013年起,我就陆续发现长江航运有很多QQ群,找船的找船,找货的找货,很活跃。”

传统航运遇上互联网,业务重新焕发生机。黄贤明受启发,想到搭建一个船货信息平台。2014年6月,新公司成立。“成立时只有我一个人,之前的船运公司交给我弟弟打理。”

从零起步。黄贤明找来CTO,11月投入研发。产品测试期间,天使轮融资启动。经朋友介绍,黄结识了中路资本负责人。“聊完感觉挺好的。”但是对方并没有立即答应投资。

“介绍你认识下别的投资人吧。”中路资本的投资经理说道,黄以为投资泡汤了

不过,当晚九点多,中路资本打来电话:“我们准备投资你的项目。”希望重新燃起。2015年2月,中路投资的400万元天使资金到账

船货信息平台

时光回溯,拿到投资前一个月,“船老大”网正式上线。“最初我们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平台,将船货信息公布出来。”

在船运领域,工厂将运输任务以合同形式委托给货运公司。货运公司解决一部分运力,其余交给外部运力,比如二级、三级货代。每级带走3~5%的利润,但他们不产生任何增值服务。“这些额外成本是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我们就是要解决这一痛点。”

上线第一个月,平台共计1千条船。“这些船是我们从QQ群获取的。”每天,黄贤明都会盯着后台,关注船只的更新数据。根据每条船的停靠港口,黄贤明顺藤摸瓜,获取越来越多的船,船的吨位从1000吨到3万吨不等

“除了邀请注册的船只,还有一半是主动找来注册的。”

货方最开始也有几十家。“QQ群很活跃,刷屏很快,重要信息容易错过。我们的产品将这些数据沉淀下来,方便查找,所以货方渐渐愿意来我们平台找船。”

运输的货物主要是矿建材料。“钢材、水泥、铁矿石、玻璃等等,我之前的船运公司主要也在运输这些货物。”

上线5个月后,平台共计注册货方1000多家,船只2400多条

用户找船界面

期间,黄贤明对产品做了一次小的改动,增加船只的闲置状况。“一开始大家不知道船是否可以接货,我们就增加了船只状态、接货港口、吨位等信息,方便货主匹配船东。”

撮合船货交易

虽然平台数据在增长,但问题也暴露出来。黄贤明发现,平台无法监控交易。“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达成交易,交易额多大,运量多大。怎么办呢?撮合船货交易,就能对交易进行监控。”

6月,黄贤明安排10个客服人员专职撮合运单。经过一个月的突击,平台聚集起5300多条船,撮合订单1700个。

起初,并不顺利。前半个月时间里,只成交11单。“船方和货方对我们都不信任,那段时间特别艰难。”

这种不信任源自行业信用缺失。“比如二级货代,他们缺乏合同约束,经常出现拿着运费跑路的状况。所以,船方进行交易的时候,十分慎重。”业务员一遍遍向船方介绍,但效果不佳。船主大多没有受过太多教育,不太能接受“船老大”这样的平台。

陆续,有船东给黄贤明打电话。确认“船老大”是黄创办的,他们打消了一半顾虑。也有人亲自来到黄的公司,交流、拍照。“我之前为江阴大桥、百威啤酒等知名项目做过运输,算是有良好的个人背书。”

船货双方对平台的不信任逐渐化解。黄贤明开始放任船只自由增长,将重心从发展运力转为撮合交易。“船多了,没有货也没用。”十多个业务员在各个平台追踪,一旦有人发布货运需求,便立即跟进,帮对方匹配船东。

匹配时效上,货方一旦提出发货需求,平台即时响应,并在10分钟内匹配船家,平台订单撮合成功率将近50%

截止今年1月,平台一共撮合4000个运单,总运费将近1.5亿

尝试与工厂合作

春节前,“船老大”完成A轮3000万元融资,投资方为贝越资本。“拿到融资后,我们要尝试与工厂合作。”

黄贤明认为,订单撮合成功率不高的原因有3个。一是货方多管齐下,没有把鸡蛋放在“船老大”这一个篮子里。二是很多尾货、烂货的货主找到平台,没有船东愿意接单。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平台对交易的把控力度不够。“我们相当于二级代理,没有定价权,加油、保险等等一系列问题我们都不能把控,成功率自然就低。所以,我们需要切入交易,将流程标准化。”

4月中旬开始,黄贤明陆续和厂商接触,尝试将平台运力对接到工厂,走“撮合+自营”的模式。黄贤明介绍,由于去掉中间代理层,平台运价低于市场5%

订单形成后,平台会向船方收取一定的佣金,货方则是免费。“现在实体经济不好,物流成本能降下来对货方有很大吸引力。”

目前,“船老大”平台已经注册船只超过1万条,货方超过2300个,佣金模式撮合订单30多个

团队小伙伴

“以前撮合船货双方,他们不太搭理我们。有了自己的货(跟工厂合作),船方会主动找上门。”接下来依托平台运力,黄贤明将会重点开展与工厂合作。

读完文章,有报道需求的创业者请加Pencil-news,可享受铅笔道可爱萌妹纸的热情服务,加好友请注明“求报道”字样;

也可以直接戳这里,提交报道信息;

如需转载、市场合作,请加微信号meera003。

热门评论

目前还没有评论~

打开铅笔道APP,发表评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