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道是国内专业的创投信息服务商,为客户(投资机构、创业者等)提供创投新闻、投融资数据、研究报告等信息服务。旗下主要分为两大业务:媒体与数据。
创新公司编辑挖趣闻造爆款内容 他在背后提供模板素材库 广告销售额200万
汪晨2016/06/06
文章约2600字,阅读需要7分钟

文| 铅笔道 记者 汪晨

导语

Buzzfeed一直是陈钢的学习目标。“它总能创造出引爆社交媒体的内容(白金蓝黑裙子出自其手);2015年,它还通过原生内容广告获得了1.7亿美元左右的收入。”

2014年12月,陈钢创立的“微头条”获得了麦刚的天使投资。此后,他决定做中国的Buzzfeed。近两年,“微头条”的编辑团队依靠网络热点和趣味内容的挖掘,制作了多条爆款图文和H5内容。“最多一条全网的阅读量甚至有1600万,把我们的服务器带宽都占据了。”

◆ “微头条”App首页界面

同时,团队研发了一套文章编辑后台系统,包含十余个爆款文章模板、内容追踪系统和图文、视频素材库。编辑每人每天可创作出1条爆款内容,并一键发布至网易、腾讯、今日头条等渠道。

今年,“微头条”开始尝试用内容原生广告变现,追求无痕迹植入。“平台可以根据各渠道用户特性,有针对性地分发原生广告。”目前,平台销售额为200万,接近10位客户下单。

截至4月,全平台PV(页面浏览量)从去年12月的3600余万上涨至3.8亿,UV(独立访客数)接近2亿。

2015年8月,“微头条”获得鼎晖A轮融资。2016年3月,WeMedia的战略投资资金到账。

注: 陈钢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背书。

获麦刚青睐

2014年6月,陈钢决定从新浪微博平台撤出。

此前,他对标硅谷Klout公司,希望利用微博平台的开放数据,分析用户的社交媒体影响力。“本以为品牌商会买账,但仅有的三家客户都劝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微信上。”

幸运的是,此前积累的数据抓取技术仍可采用。8月,“微头条”公众号上线,聚合了1万多个热门公众号的内容,并能查阅每日的10万+文章。

靠着朋友圈的传播,公众号在9月底有了两万粉丝,但资金也近乎消耗殆尽。为了找金主,陈钢选择去参加浙江日报主办的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

结果出乎意料。“微头条”(此时参赛名仍为“乐锐”)在华南赛区拿到了冠军。11月的全国决赛,“微头条”拿到了梦工厂之星奖和最佳人气奖。

陈钢没有忘记此行目的,他在会场内四处发名片,期望得到他人的资金支持。

名片到了创业工场创始人麦刚手中。一天,麦刚给陈钢打来电话:“我来看看你们公司吧。”

此时的陈钢还没有确定公司的业务模式,只是顺着内容聚合的方向探索。“不过麦刚对这个方向很感兴趣。”

第二次见面,麦刚邀请陈钢和合伙人许默原共进晚餐。“我想投资你们,100万,你们要不要考虑下?”

雪中送炭。两人很欣喜,最终接下了这笔天使投资。

2015年3月31日,在麦刚的推动下,“微头条”在京东股权众筹上募集574万元,最终实际收取410万的投资金额,其中创业工场领投200万。

制作爆款内容

2015年2月,“微头条”App、PC端上线,走的仍是内容(信息资讯)聚合的路子,依靠人工从网络上筛选、抓取热点内容。

但信息资讯平台的竞争已越发激烈,创作高人气内容反而成为新的出路。

陈钢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目标:Buzzfeed。“那时,Buzzfeed受人追捧,它总能创造出引爆社交媒体内容(白金蓝黑裙子出自其手),2015年,它还通过原生内容广告获得了1.7亿美元左右的收入。”

此后,陈钢改变了策略。他将“微头条”定位为趣味内容平台,由编辑从网络寻找图片、文字素材,进行二次编辑创作后发布至各个渠道当中。

同时,团队也在尝试着做病毒式内容,力求引爆社交媒体。

5月10日,“微头条”有了第一篇爆款文章。在YouTube上,团队找到两位俄罗斯人爬上深圳平安中心顶部的视频,将其拆解为动图、图文发布。“我们在深圳当地通过朋友圈传播,获得了33万点击。”

在Facebook上,陈钢发现心理测试等互动内容非常受欢迎。他在微头条开设互动频道,并根据热点制作测试内容。为了在社交媒体传播,团队还会将其制成H5页面。

“有一篇内容是测试你潜意识里像哪个国家的人,阅读量上百万,80%左右是在微信上获得的。另有一篇全网1600万的阅读,把我们两台服务器的带宽全部占据了。”

◆ 互动测试内容截图

一年下来,团队对于如何生产病毒式内容有了一套心得:

1、内容适合所有人群阅读。

2、产生话题和互动,让大家愿意分享。“做《测测你是<欢乐颂>中的谁》这一内容时,我们没有设置男女分别,如果女生测出来说是赵医生,会引发他们的调侃,进而产生互动。”

3、采用不同的互动形式,提高参与感。“比如让网友选最美世界小姐,而不去遵守权威排名。”

4、初始阶段尽可能多地覆盖人群。“刚开始找几个大号推一推,或者推荐给1000个左右的活跃用户。只要发出来的4小时内有5万的参与量,文章基本会成为一个爆款。”

不过,团队需要适应微信近来的内容管控。“微信对于朋友圈分享的内容管控很严,超过一定数额就会被封停,所以我们得顺势而变。”

开发内容数据后台

仅仅有爆款内容还不够,Buzzfeed的成功还有其技术后台的支持。

陈钢曾在网上找到一张Buzzfeed的后台截图。“那时能看到个大概模样,知道他有一套很厉害的数据追踪系统,能分析出所发布内容在各个平台的扩散效果。”

5月,陈钢交给CTO陈鑫一个任务。“他做过一个博客发布系统,我们就围绕Buzzfeed的截图,按自己的理解去扩展出一个这样的后台系统。”

需求由内容运营部门提出。“我们加上了上百个小功能,功能有些繁多,但仍很实用。”

年底,后台系统基本成形。

通过网络爬虫抓取,编辑能搜寻当日国内的热点信息,并从系统素材库中提取素材。“许多可以重复利用,系统爬虫会抓取素材,编辑也可以存储素材。”

后台编辑器内,技术团队设置了十余个爆款文章的图文和H5模板。“之前做H5都是让技术团队根据编辑需求开发,现在一位编辑一天就可以做出一个爆款H5。”

12月,系统加入了渠道发布功能和文章数据分析功能。编辑可选择发布渠道一键发表文章,并实时跟踪其阅读效果。“可以像微信后台一样看到流量走势,以及各平台阅读量分布、用户所在城市、所用机型的分布等。”

同期,“微头条”扩展了文章发布渠道。在和英威诺合作后,平台阅读量1个月内抬升了4.6倍左右。此后,“微头条”接入了今日头条、UC、腾讯等渠道。

截至今年4月,全平台PV从去年12月的3600余万上涨至3.8亿,UV接近2亿。

原生内容广告

2016年1月,“微头条”开始尝试广告变现。

但陈钢不想做展示型广告,他打算将内容与广告融合,做原生内容广告变现。“现在Adblock插件这么火,就是因为展示型或者硬广已经让读者越来越生厌了,原生内容广告则不会过多损伤体验。”

第一笔订单来自“初炼”O2O教练平台,金额2万。

团队为其制作了3篇内容,主要针对深圳当地。其中一篇为测试互动内容:用户回答与健身、生活爱好有关问题,推荐一位高颜值教练。此后,用户可在“初炼”平台预约。

另有一篇则为一位加拿大美女足球教练定制,话题为宅男约女神踢球,针对深圳本地球友推广。“后来南极圈的球队和深圳本地一支VC球队把这位教练约出来踢了场球。”

此后,“微头条”升级了服务包。价格10万起,包含4篇图文和1篇互动;20万和30万档可添加内容数和渠道分发数量。“不过尺度得把控好,不能过分硬植入,内容要与广告有一定的相关性,并让观众参与互动。”

◆   在互动测试内容中,原生内容广告会放置在最后,一系列测试问题据此设置。

目前,平台销售额为200万,接近10位客户下单。广告分发至各渠道时,渠道方会参与分成。

广告分发有些许成效。陈钢曾帮一个互联网金融平台做推广,根据渠道筛选部分用户,向其推送理财红包(有条件使用)。

“平台自己发放理财红包时,100万元只能转化为10万元的投资订单。在我们这他投放了450万元理财红包,转化出150万元投资订单,转化率从10%提到35%左右。”

2015年8月,“微头条”获得鼎晖A轮融资。2016年3月,WeMeida的战略投资资金到账。

未来,陈钢计划从趣味内容扩展至其它内容方向,同时探索如何制作爆款视频。

读完文章,有报道需求的创业者请加Pencil-news,可享受铅笔道可爱萌妹纸的热情服务,加好友请注明“求报道”字样;

也可以直接点击此处,提交报道信息;

如需转载、市场合作,请加微信号xinchao0618。

相关文章

    热门评论

    目前还没有评论~

    打开铅笔道APP,发表评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