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道是国内专业的创投信息服务商,为客户(投资机构、创业者等)提供创投新闻、投融资数据、研究报告等信息服务。旗下主要分为两大业务:媒体与数据。
创新公司他搜寻优质早期项目 对接下一轮融资接盘侠 上线2月 11个项目完成融资
邵希2016/07/01
文章约2000字,阅读需要5分钟
文| 铅笔道 记者 邵希
导语

因为融资难,陈启明放弃上一个项目,打算帮助创业者融资。

但一脚踏进投融资服务领域,才慢慢摸清门道。

让创业者付费约见投资人的项目“聚份子”,半年积累1万用户、1700位投资人,实现500次约见。但对于团队自身而言,服务创业者不是盈利的好方向。

同时,投资人表现出更强烈的需求,他们想要最快找到好项目。于是,为了实现这一点,陈启明上线新产品“聚天使”。

在短暂尝试“付费悬赏+匿名推荐”的方式之后,他将产品核心功能确定为,帮助投资机构从早期项目退出,为项目寻找下一轮意向机构

通常,推荐人(投资机构、FA等)上传优质项目,平台审核后上线,感兴趣的投资人可线下约见。其中,推荐人或平台可承担FA的功能。

新功能上线不足2月,已有11个项目敲定融资,且收到第一笔款项,还有10多个项目已签订TS,或正在尽职调查。

注: 陈启明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背书。

创业者or投资人?

因为融资困难,陈启明索性创办了投融资服务平台“聚份子”。

那是2015年初,他原本围绕家装领域创业,但融资不易。当他得到苏河汇的青睐时,团队已经考虑转型了。“要不就做创投吧,反正自己找不到融资。”

苏河汇创始人罗钥询问道:“你还做吗?”

“做,但没钱了。”

于是,在转型之初的关键时期,陈启明获得苏河汇的种子轮投资

3月,“聚份子”启动;7月,产品上线。同时,获得陶石资本的天使轮投资

“聚份子”官网截图

为了服务创业者,产品的主打功能是“付费约见”。创业者单次约见投资人,平均费用是400~800元,最高可达2000元。

用一定额度的佣金购买投资人的时间,这给了创业者一次机会。“通常投资人会先看BP,但初次创业者的BP一般都写得很烂,投资人可能直接就不见了。”

“玻璃博士”(玻璃B2B电商)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当时苏河汇的罗钥看过BP之后并不感兴趣。但“玻璃博士”创始人卞俊琪付费约见罗钥。双方面聊20分钟后,罗钥改观。再经过投委会的决策,全程不足1小时,“玻璃博士”搞定了一轮融资。

但当平台实现了500多次约见之后,陈启明才发现,这也只是为数不多的个案。投资人们面聊的项目质量参差不齐,“他们的诉求不是跟多少创业者见面,而是在最快的时间内,找到最好的项目”。

而对于“聚份子”而言,服务创业者也不是实现盈利的理想方式。“创业公司总归要考虑到赚钱的事。而一旦考虑赚钱,就会将重心偏向投资人一侧。”

半年下来,“聚份子”的注册用户约1万,网罗1700多位投资人。但此时,陈启明决定转型服务投资人。为了不与“聚份子”冲突,他另开发了“聚天使”App。

匿名悬赏行不通

一开始,陈启明为“聚天使”设定的核心功能是:投资机构付费悬赏,投资人匿名推荐项目

今年3月,“聚天使”上线,只有机构投资人可注册使用。注册门槛不低,需验证机构、职位、名片、工作邮箱等注册信息,甚至将FA、创投记者等相关人群都挡在门外。

“聚天使”注册页面

当投资机构付费悬赏项目时,不仅需要提供具体要求,还要上传盖有公司印章、写明悬赏金额的材料。“要保证悬赏被投资人所在机构认可。如果是个人行为,不稳定性更高,悬赏后可能没钱投资。”

迅速增长的用户数量,说明了市场存在需求。不足一月,1000多投资人涌入,70多家投资机构开通了悬赏功能。

然而,越往下走,问题越突显。

首先,悬赏费用从何而来?“机构没有针对于悬赏的预算。机构管理经费有限,所以让投资机构出钱的难度不小。”

其次,这件事存有隐患。即便算得清每一笔钱,却可能料不到人性的阴暗面。毕竟,对于投资机构而言,悬赏功能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好处在于投资人可能获得项目:一个投资人月薪至少2万,而一次悬赏平均两三万,但就会有几十个专业投资人推荐好项目。

但同样可能存在负面效果,个人与机构利益相悖。“比如我是某个机构投资人,投委会正在讨论某个项目,我却偷偷拿出来匿名推荐了,获得一笔悬赏费用。”

这件事情或许有悖商业逻辑。一个月后,陈启明火速叫停,寻找新方式。

帮助投资机构退出

4月底,“聚天使”将核心功能转变为众包平台。陈启明将服务对象进一步聚焦,从投资机构细化到投资机构的投后部门。

他想通过“聚天使”平台聚集资产端,为他们的已投项目快速对接一下轮意向机构。“这两年出现很多投资机构,都承诺帮助项目投后,但真正有能力做到的很少。”

“聚天使”产品截图

初期,为了增加平台的优质项目,陈启明不仅发动BD团队四处挖掘,也定向邀请了部分FA、创投媒体等。“主要是创投圈资深人士,懂行业,人脉也广,可以挖掘到好项目。”

推荐人上传项目,需要平台的审核筛选。陈启明为项目筛选定下一条红线:必须是机构投资的项目,且第一轮融资数额在100万以上。“这样项目的淘汰率至少80%~90%了。”除此之外,“聚天使”也会根据行业趋势筛选项目

在“聚天使”App中,上线项目会有详细介绍,包括核心业务、上轮融资情况、BP、线上路演视频等。

如果投资人感兴趣,可点击“线下约见”。

为了帮助项目获得下一轮融资,推荐人可选择自己全权负责项目的投后服务,平台将不做任何干涉;此外,推荐人也可将FA事宜交给平台

目前,“聚天使”上线的项目中,60%由“聚天使”BD团队挖据。“早期需要平台寻找好项目,而未来这个比例将会下降。”

团队合影

在App内,共产生500多次线下约见。其中,11个在5月上线的项目,已敲定融资,且收到第一笔款项;10多个在6月上线的项目,已经签订TS或正在尽职调查阶段。

例如,“光圈直播”于5月20日上线,需要融资6000万。在直播路演前1个小时,已有投资人抛出橄榄枝,融资顺利完成。

近期,陈启明有意走出华东地区,将目光集中到北京、深圳等地投资机构的投后部门

读完文章,有报道需求的创业者请加Pencil-news,可享受铅笔道可爱萌妹纸的热情服务,加好友请注明“求报道”字样;

如需转载、市场合作,请加微信号Pencil-news。

热门评论

目前还没有评论~

打开铅笔道APP,发表评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