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猫儿童大学”创始人李一北
文| 铅笔道 记者 汪晨
►导语
计算机专业的李一北没有当工程师,反而跨进了教育行业。大二起,他做着语言类培训生意,工作之后又创立了一家留学公司,帮助别人通过美国SAT和托福考试。
但留学生被退学的情况时有发生。他注意到,国内学生在应对应试教育之外,还缺少创新和动手能力的教学课程。“同时,教育行业也很少有人和互联网技术做结合。”
调研一番后,他的创业想法逐渐清晰:建立一个教育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个性化学校。
2015年3月,他创立了“熊猫儿童大学”。此后1年多,他在北京、成都开设3家线下校区,提供基础陪学、英文学院和科学实验室等三套核心课程体系。暑期则开设熊猫Coding夏令营,其中包含基础编程。
线上,他开发熊猫OnlineSchool体系,设有家长端、老师端和学生端。老师可拍照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采集学生的学习数据。
同时,系统通过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分析学生认知状态和知识结构,并根据完成的用时、错误率等数据形成学习报告,自动推荐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策略。
目前,“熊猫儿童大学”直营的三所校区已实现盈亏平衡,成都校区实现盈利,学生重复购买率为95%左右。项目于今年4月获得600万元融资,投资方为按钮传媒、PreAngel和隆领投资。
注: 李一北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背书。
2013年,美国杜克大学一位大二留学女孩被迫退学,李一北来询问情况。“那时我还在做出国留学项目,帮助别人通过美国SAT和托福考试。”
女孩说,她不适应美国大学的学习环境:她需要独立或组队完成大量研究课题,甚至与他人合作,研发互联网产品。“需要和其他同学配合,翻阅、研究大量的资料,并且考核严格。”
除了女孩,那一年陆续还有5名学生难以承受学习压力,被迫退学。“国外教育都是宽进严出,但国内都是应试教育,严进宽出。相比之下,动手、创新能力不足,所以很难适应。”
这让李一北的心底浮现出一个想法:他希望在应试教育体制外开设一套课程,补充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2014年,李一北的留学创业公司被收购,并继续开展留学前的培训业务。期间,他一直在思索,如何实现此前的想法。
思考一番后,他决定选择6~12岁小学生作为目标用户人群。“等到了初中高中,他们要面临考试压力,就没有时间去接受应试教育以外的培养了。”
他发现,80后家长的教育观念已有所变化。他们希望孩子从小接受更全面、多元的教育,但市场上少有这样的教育机构。“无论是托管还是小饭桌等,都像是给孩子一碗粥,只解决温饱。但现在,他们需要更全面的营养搭配。”
传统小学生托管行业散乱,是一个很好的市场切入点。“这个市场没有大规模的连锁品牌存在,大多是家庭作坊,是一个市场空白。”
就此,李一北的想法确定。他打算线上线下联动:结合传统线下教学和互联网技术,做一个智能学校。
寻访调查1000多个家庭后,李一北于2015年3月创立“熊猫儿童大学”。
想法确立后,李一北打算稳扎稳打。
起初5个月,他采用了上门到家的轻便服务模式。家长可在App中主动选择老师,老师上门教学。教学时间一般从下午3点半(学生放学时间)持续至晚上7点半左右。
学生每天放学后的第一要务是完成作业。放学后的前两个小时内,老师通常会先陪同、辅导学生完成语数英作业。“这也是目前学生学习的刚需,我们会先满足这一部分需求。”
除了基础陪学之外,“熊猫儿童大学”还开设英文学院和科学实验室两套选修课程体系,由孩子和家长选择课程安排。“选修课程一周内会安排两到三次,在孩子完成作业后进行。”
英文学院课程以游戏化、任务式的授课形式为主,引进美国原版同步教材,更强调学生的参与。“不单单在室内教学,我们还会把孩子带到商场、体育场等地,让他们做类似爸爸去哪儿的任务。”
◆ “熊猫儿童大学”的科学实验室课程
科学实验室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孩子理性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科学实验也会分层教学。“6~9岁会教一些生活常识类的试验和原理,比如制作水果电池,10岁以上就会涉及到一些较难的东西了。”
◆ “熊猫儿童大学”校区一角
2015年9月,第一家线下校区在成都开业。校区位于成都实验小学对面,总面积约200平米,包含基础陪学教室、科学实验室和开放式的英文授课室。
目前,成都校区共有28名学生,年费3~3.5万元,“相当于每个月3000元左右”。在初期招收15人的情况下,校区4个月达到盈亏平衡。
去年12月,“熊猫儿童大学”的App中加入了错题本功能。
陪学辅导时,老师会将学生的错题拍照,采集识别后上传至错题库,通过机器算法分析错题背后学生缺失的知识点。
除了错题,老师还会录入学生的作业完成时间和错误率,并与其他学生数据做对比。
此后,App会形成学习报告,推送至家长和老师。如此,老师和家长能够直接了解学生知识结构的缺失情况,对症下药。“相比之下,传统教师还需要一个个电话或家访、开家长会,沟通效率低很多。”
◆ “熊猫儿童大学”家长端App界面
今年,App加入了个性化学习功能。通过分析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App会推送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策略。
例如,当学生来到线下校区写作业时,身边的iPad会通过人脸识别辨认学生身份,调取、分析学生过往的学习数据,并推送当天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完成。
若学生的某项学习指标低于班级或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时,系统会自动提醒该校区的校长和老师。“如果是我们的问题,我们会排查;若是学生自身的问题,我们会针对性地调整学习方案。”
线上工具的开发,减少了教师所需耗费的脑力成本和沟通成本。
因此,“熊猫儿童大学”招募的老师偏年轻化,通常只聘用一年教育行业工作经验的人及师范类毕业生。“通过机器可以完成80%的工作,对老师的依赖性就很小。”
今年,“熊猫儿童大学”在北京新开设两个校区。一家位于大兴的商场内,另一家位于回龙观的别墅区。“北京地区运营成本更高,因此收取的年费在4.5~5万之间,相当于每个月4000元。”
明年,“熊猫儿童大学”会启动第一轮规模化复制,计划开设50家校区。每个校区标准大小在300平米左右,配备5~6名老师,对接50位学生。“除了直营校区,我们可能与别人合伙办校区,扩大规模。”
线下校区的布局主要在一二线城市的小学周边、社区、商场三块区域,每类区域所教授的课程略有差异。“像商场人流量大,我们就会加入体验类课程,为校区引流。”
◆ “熊猫儿童大学”团队
后期,“熊猫儿童大学”打算逐步完善课程体系。
“熊猫儿童大学”会扩充教学方案,以应对不同的教学情况。“比如一个小班六个人,某天只有三个人能来上课,我们就会设计针对3个人的教学方案,调整教学和互动模式。”
同时,App也将不断迭代。李一北希望能让家长通过线上随时掌握、参与到学生学习过程的同时,也会陆续开放在线缴费、在线答疑等更多便捷功能。
未来,李一北打算在合适时间开放线上产品和数据接口。"希望我们的数据分析结果也能对机构和学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达到数据驱动教学的目的。"
/The End/
编辑 韩正阳 校对 邱晓雅
热门评论
目前还没有评论~